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83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号染色体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运用SPSS软件之GLM分析了21个性状与2号染色体上的3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净肉重和净肉率等性状有正面影响;IDVGA46等位基因C(21lbp)对5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肴甲、肩部、腰厚、大腿肌、臀部外形以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等屠宰肉用性状有负面影响;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耆甲、腰厚、臀部外形等肌肉度评分性状和体重、胴体重以及净肉重等屠宰肉用性状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牛的不同种类布鲁氏菌的菌株膜蛋白质组学的差异。[方法]采用丙酮干粉方法,提取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的全蛋白,具有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获取二维电泳图谱,用ImageMaster TM2D Platinum6.0-TOF软件筛选出差异蛋白质酶切,准备样品进行质谱分析,通过MALDI.0软件在不同的肽质量指纹质谱搜索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技术进行蛋白质识别。[结果]应用固相pH梯度图获得良好的重复性2-DE凝胶,观察布鲁氏菌强毒株16M和疫苗株M5 2-DE图谱,其蛋白质的表达模式非常相似,使用ImageMaster TM2D4.0软件自动识别蛋白质点,检测布鲁氏菌16 M蛋白的蛋白质点856,疫苗株M5的蛋白质点793。在数据库中选择有意义的蛋白质23种进行选择质谱鉴定。蛋白质功能的差异是由质谱鉴定得到的,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方面,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结论]通过质谱鉴定,获得的蛋白质功能涉及糖代谢、物质运输、蛋白质合成和分子伴侣等,有13种在16M和疫苗株M5的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旨在探究载脂蛋白CⅢ (ApoCⅢ)刺激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从而揭示ApoCⅢ的功能。利用酶解法成功分离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出ApoCⅢ刺激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ApoCⅢ刺激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前后共有64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390个上调表达基因和257个下调表达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表明,高通量测序数据结果正确可靠。GO及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涉及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及死亡等。这表明ApoCⅢ可通过炎症反应、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分子通路影响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解析ApoCⅢ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首先分离猪前体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通过荧光定量PCR明确KLF15基因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的表达规律。随后利用脂质体2000将KLF15-siRNA转染至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分化,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后分别利用荧光定量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明确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α、AP2的表达变化及脂肪细胞甘油三酯沉积能力。结果表明:KLF15基因mRNA表达量在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随时间而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分化24 h时mRNA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KLF15基因表达被抑制后,PPARγ、C/EBPα、AP2表达量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脂滴明显减少、变小。研究结果提示,KLF15参与了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可影响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及脂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95.
选用草原红牛30头、蒙古牛10头、夏洛来牛10头、利木赞牛6头和西门塔尔牛10头组成的试验牛群体共计66头,经过牛血液或肝脏基因组DNA的提取、8对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PPAP3.0和SPSS10.0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遗传距离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在8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IDVGA2、IDVGA46、TGLA44、BM1824、ETH225、BM2113、IDVGA44、IDVGA55扩增出的条带数分别为6、6、6、5、4、2、6、4条,平均条带数分别为4.4、4、4.2、3.6、3.4、2、4.8、3.2条,平均PIC/H分别为0.683 1/0.733 7、0.596 3/0.660 2、0.646 2/0.700 1、0.558 1/0.630 2、0.552 9/0.615 8、0.371 1/0.417 4、0.683 1/0.728 4、0.5431/0.615 3,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用于群体遗传标记的研究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96.
取单层培养72 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2.5,5.0,10.0,50.0,100.0 ng/mL的牛重组牛瘦蛋白(Leptin),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孔)。再培养12 h后分别提取RNA并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leptin对肝细胞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用比色法检测其对肝细胞P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Leptin显著抑制了肝细胞PC mRNA表达,降低了PC活性。  相似文献   
97.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组序列上的变异,它是决定家畜对疾病易感性与抵抗力、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性以及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性的重要因素。研究基因多态性有利于鉴定和定位致病基因和疾病易感基因,使得从遗传学的角度控制疾病成为可能,从而达到减少家畜疾病防治的成本,改良家畜品种,为人类提供健康的动物产品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抗病育种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基因多态性与牛疾病易感性和抗性的相关研究,并结合遗传信息学和表观遗传学,阐述家畜疾病控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8.
[目的]实现PRRSV GP5与GP4蛋白在同一载体中表达各自编码的蛋白,发挥GP5蛋白在体液免疫中的优势和GP4蛋白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扩增出GP5与GP4基因,克隆到pIRESneo载体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位点中,用XhoⅠ和NruⅠ双酶切含GP5和GP4基因的表达盒,将此表达盒克隆到犬2型腺病毒E3区缺失性载体pPolyⅡ-CAV-2-△E3中,以AsⅠc和PmeⅠ双酶切进行鉴定。[结果]将构建好的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可以诱导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结论]该重组腺病毒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为研制有效的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使用2种不同的冷冻载体冷冻保存牛孤雌囊胚,并且使用差异染色的方法计数囊胚细胞数。结果显示,开放式毛细玻璃管(GMP)和冻精管(Straws)冷冻牛孤雌囊胚复苏后囊胚孵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GMP法为70.29%,冻精管法为27.31%,P0.05)。差异染色结果显示,牛囊胚冷冻复苏后囊胚细胞数目为91.37,而对照组(正常孤雌囊胚)囊胚细胞数目为93.70,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前者内细胞团数(ICM)与滋养层细胞数(TE)比例为0.23,而后者为0.24,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GMP法更适合冷冻保存牛孤雌囊胚,并且其冷冻复苏后囊胚的孵出率达到70.29%。同时使用GMP冷冻囊胚对囊胚细胞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00.
梅花鹿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MboI酶切,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400~1000 bp的DNA片段,与MboI连接接头相连接,连接产物与生物素标记的(AC)15微卫星探针变性及退火,再通过链亲和素偶联磁珠亲和捕捉,经吸附,洗涤及洗脱,然后以洗脱产物为模版,以其中一个接头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并与pMD18-T载体相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a,构建梅花鹿(AC)n微卫星DNA富集文库,经测序分析表明该文库含重组克隆约为1 380个,其中计算得到阳性克隆率为82.9%。梅花鹿微卫星文库的建立将为一步进行梅花鹿基因组结构的分析、梅花鹿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标记辅助选择以及经济性状的QTL定位提供大量的微卫星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