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29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一个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道一个带有芽黄指示性状的陆地棉81A核型雄性不育系的遗传鉴定结果。81A雄性不育系的染色体数是正常的,2n=52。不育花小,花药小又少,花粉粒有刺状外突,但比可育的花粉粒小。遗传研究表明,这一不育系中的不育性和芽黄性状都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并且两者还表现为紧密连锁或完全连锁。它和国内发现的3个隐性不育基因msc#-1,msc#-2,msc#-3彼此是非等位基因,作者建议把81A雄性不育基因符号暂定为msc#-7。这一不育系的发现,有助于提高核不育系的制种效率,并且还便于利用F#-2代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4.
南农9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新组合,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2004年进入生产试验。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南农9号父本是品系I-60074,母本是品系95-092。1993年对自育基础材料60074进行多代选择,使之产量、品质、抗病性有了很大改善,获品系I-60074。95-092是从两个推广品种(中棉所、苏棉系列)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品系。该品系丰产性好,配合力高。以I-60074为父本,与陆地棉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的F1,通过广泛的测配,选择95-092作母本,经2000-2001年分别在江苏南京、东…  相似文献   
95.
对7个置换系和渐渗系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 1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遗传分析。利用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模型(ADAA),分析了8个杂交亲本和28个F1主要农艺性状的2年资料,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其中衣分和衣指加性方差的比率较高,分别为33.0%和42.2%,单株铃数以显性效应为主。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存在显著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比强度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狭义和广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6.
1995年世界棉花含杂调查结果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1995年国际纺织品生产者联合会对世界产棉国棉花污染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7.
南农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选育过程南农 6号 (南农 99- 5 )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组合。亲本来源 :对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的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多代选择 ,育成母本 96- 2 2 0 2 A;父本 96-32 0 9R是 1 995年从推广品种泗棉 3号与自育品系940 4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高衣分材料。 1 997年用1 0 0多个推广品种、品系与 96- 2 2 0 2 A杂交 ,共获得杂交组合 98个。当年分一半种子送海南进行组合初选。筛选出 38个经济性状较好的组合 ,并于1 998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鉴定。共鉴定出综合性状较好的组合 1 2个。 1 999年将 1 2个组合分…  相似文献   
98.
利用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定位衣分和籽指QTL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亚娟  王鹏  郭旺珍  张天真 《作物学报》2010,36(8):1318-1323
以染色体片段导入系IL-15-5和IL-15-5-1构建的F2和F2:3分离群体,利用SSR标记对数量性状衣分和籽指QTL进行了定位。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两个组合的774个F2单株和F2:3家系衣分和籽指,检测到2个衣分的QTL,1个籽指的QTL。衣分QTLqLP-15-1在两世代中都被检测到,位于相同的分子标记置信区间JESPR152~NAU3040,置信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40cM和3.20cM;qLP-15-2只在F2:3中被检测到,位于分子标记NAU5302~NAU2901之间,置信的遗传距离为0.08cM。籽指QTLqSI-15-1在F2和F2:3中都被检测到,分别位于分子标记NAU2814~NAU3040和JESPR152~NAU3040,置信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70cM和5.70cM。利用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能准确地定位产量组分的QTL,为棉花产量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为了揭示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及其恢复的分子机理,采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F1开花前6 d花药的基因表达谱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的基因表达谱与其"同核异质"的保持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提示细胞质基因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雄性不育基因引起核基因组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雄性不育的更直接的原因。恢复基因引入到不育系获得F1,其花药的基因表达谱与恢复系基本相同,提示核内恢复基因可以反作用于细胞质不育基因对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恢复花粉的育性。CMS基因对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恢复基因对这种作用的逆转可能是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的重要原因。另外,还鉴定了36个在恢复系和F1优势表达而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中不表达或者微量表达的cD-NA扩增片段,为恢复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共享平台(CGRSP)采用了国家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整合教育部所属高校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对其中水稻、大豆等十几种主要作物的创新种质、遗传材料、代表性地方品种等特种遗传资源进行数字化、标准化整理.平台基础是采用ASP.NET框架和C#构建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数据库,收集保存了12万份共性品种资源,具有动态创建遗传资源个性表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用户角色分配、多种检索、种质图片管理、数据交换和分析统计等功能,使之成为作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以及农业生产所依托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