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岩  贾萍  高敬伟  张妤  孙成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99-7800,7887
介绍了建国前后水稻品种演变历程和水稻生产发展历程:建国前水稻是吉林省的次要粮食作物,当时多用外来品种,抗逆性不强,产量不高不稳,品种不良限制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建国后,伴随遗传育种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水稻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促使水稻产量迅速提高,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吉林省的水稻生产发展历程与品种更新换代历程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32.
利用对角回归神经网络对木材干燥系统的模型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的Jacobian信息动态整定PID控制器参数,从而实现木材干燥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3.
根据风景园林行业发展需求与当下风景园林经验式教学现状,将POE研究理论及调研方法引入风景园林教学,从改革目标、可实施途径、教学实践等方面探索侧重课程过程、关注市场与大众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专业人才,满足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4.
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本文通过对2017-2021年间全球玉米育种技术领域相关专利数据挖掘与分析,重点从主要专利布局区域、权利人、技术分布、热点分布以及高价值专利等方面分析发展动态与竞争态势。分析表明,美国是玉米育种技术的专利领先国,专利申请和高价值专利分别占全球的40%和69%,专利研发机构为跨国种业企业集团为主。我国玉米育种技术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3,研发机构以科研院所、大学为主,但高价值专利偏少,仅为美国的5.86%。提出要增强玉米育种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等3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35.
张妤  张岩  李巍  高敬伟  孙成东  张雪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85-15986,16010
省级农业科学院图书馆承担着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研究信息的重任。分析了省级农业科学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省级农业科学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途径。  相似文献   
36.
我国爆裂玉米选育的状况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我国爆裂玉米爆裂膨胀性(PV)的研究、选育方法和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育种及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37.
省级农科院图书馆是农业信息资源的宝库,承担着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研究信息的重任。省级农科院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对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省级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采用平衡吸附法,对乙草胺在酸化黑土中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了解乙草胺在酸化黑土中的环境行为。酸化黑土对乙草胺的吸附经历了快速、减速和平衡3个阶段,并在12 h达到吸附平衡。结果表明:在乙草胺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内(0~80 mg? L-1),酸化黑土对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最大吸附质量分数为586.74 mg? kg-1,但并未出现饱和吸附点;随着温度由25℃升高到45℃,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减小;表观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表明酸化黑土对乙草胺的吸附是非自发、放热和熵减少的过程。 EDTA的添加对酸化黑土吸附乙草胺的影响呈现负相关性,随EDTA的添加,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减小;NaCl的添加对酸化黑土吸附乙草胺的影响呈现正相关性,随NaCl的添加,乙草胺的吸附质量分数略有增加。总之,EDTA和NaCl的添加对乙草胺在酸化黑土中的环境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二氯喹啉酸是稻田常用的除草剂,通过在稻田土壤中施加不同含量的二氯喹啉酸后在淹水和不淹水条件下暗培养(25℃),探讨其对土壤酶活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相同处理时间,稻田土壤施加二氯喹啉酸后,药剂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被激活的程度较大,而脲酶、脱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也出现一定的波动,但均与对照的酶变化趋势同步.土壤中细菌PLFA大于真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细菌脂肪酸23:0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不淹水状态下,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纤维素酶和脲酶受到含磷脂脂肪酸12:0、14:0、14:1、15:1、16:1、17:1、22:0、24:0、18:1n9t等微生物的调节,真菌生物量与淹水条件下相比,有所下降,二氯喹啉酸土壤PLFA总生物量与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脱氢酶和纤维素酶呈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