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采用SSR标记技术构建5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的指纹图谱,用于鉴别种子真伪.以19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系)为材料,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多态性最高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显示, 5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都存在特异性带,成功构建出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的指纹图谱.表明SSR标记技术是种质鉴定的一种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渝黄1号的选育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渝黄1号是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油菜研究室采用化学杀雄配制的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经重庆市多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区示范,表现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出油率高、油清澈透明、抗(耐)病害、熟期适中等特征。重庆市区试两年平均产量1888.6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0.9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36.7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39%,生产示范最高产量达3214.50kg/hm^2。2001年5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3.
脱乙酰化几丁质的乙酰化程度对诱导油菜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甘蓝型油菜“西农长角”发芽 5d的幼苗子叶进行涂抹抗性诱导效应及基机理的影响研究表明 ,脱乙酰化几丁质对抗性的诱导与水扬酸 (SA)相似 ,但乙酰化程度对诱导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并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随乙酰化程度增加而提高 ;而几丁质酶活性则随乙酰化程度增加而下降 ,只有完全脱乙酰化 (D .A .为 0 % )的 10B和GC能诱导酶活性提高 ,而D .A .为 10 %、2 0 %、30 %的 7B、8B和 9B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能被诱导而比对照高 ,但乙酰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4.
土壤拮抗细菌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细菌CHB101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CHB101对菌核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带宽为1.12cm。显微观察发现,被抑制菌核菌菌丝壁溃解、细胞质浓缩和外渗的现象,菌丝侧面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在WA平板上,可抑制病菌菌核萌发,随CHB101菌量提高对病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递增,但培养滤液对菌核菌菌丝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免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为了深入研究兔球虫致病机理,通过人工感染大量孢子化球虫卵囊,对幼兔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和探索兔球虫的致病机理,为兔球虫病的珍断和预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对新近选育的甘蓝型油菜CMS不育系L160A育性的遗传特点、L160A与pol细胞质不育系和陕2A不育系的关系以及L160A的恢复系L160R-1与恢复系L17C、湖南花叶恢、垦C1恢复基因的等位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160A不育性的遗传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受到其他微效基因的修饰;其恢保关系与pol细胞质不育系L17A、湘矮A和不育系陕2A是一致的.L160A的恢复系L160R-1与L17A的恢复系L17C和湘矮A的恢复系湖南花叶恢的恢复基因是等位的,而与陕2A的恢复系垦C1的恢复基因是否具有等位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7.
采用ADM混合线性模型,对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配制的双列杂交资料的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由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共同决定,环境效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效应分析发现72-Regent,Andor的加性效应,88-14的母体效应,{[(tower×81008)×81008]×非野}×955选系组合的显性效应较符合品质育种要求。  相似文献   
48.
甘蓝型黄籽油菜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 42对SSR引物对19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336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的等位基因数在2~21之间,平均位点为8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17~0.85,平均为0.73.对SSR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可将19个品种(系)分为4个群体,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比较一致.并且只需NAS99、NAS98、NAS91及NAS31 4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即可将19个材料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49.
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应顺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油菜产业正酝酿第四次跨越——由优质高产向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基于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背景,提出了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重点任务,针对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切实落实油菜保护区政策、加快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多元化开发、实施健康油脂科学消费战略等对策与建议,有效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和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50.
采用2 mmol/L草酸溶液进行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幼苗高度等指标,以相对活力指数评价油菜资源对草酸的耐性。结果表明:不同遗传来源的46个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平均相对发芽率为78.22%,平均相对茎长系数为66.85%,平均相对活力指数53.13%,体现出不同材料耐草酸性的遗传差异。在鉴定的材料中挑选26个草酸耐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离体叶菌核病接种鉴定,其病斑直径与耐草酸活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可以用该方法来进行油菜耐菌核病的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