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响水梨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包括选用优质品种、保证梨树的生产环境优良、保护利用天敌、清洁梨园、病虫科学防治、受冻后的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引起蓝舌病的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免疫防制、病理变化、诊断、预防措施等方面,对蓝舌病进行全面综述,重点总结了此病的诊断方法,为更深入研究此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西南地区玉米穗腐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0-2011年,从我国西南地区16个市(县)主要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标样190份,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分离得到393个菌株,将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共鉴定出15个种属,其中以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分离频率最高为40.20%,为优势菌株;其次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离频率为15.01%。选用优势菌株拟轮枝镰孢菌采用花丝注射法、籽粒注射法、花丝喷雾法3种方法进行了穗腐病接种方法筛选,结果表明,籽粒注射法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发病,发病程度适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接种方法。采用此方法对西南主要推广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品种间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无高抗品种,表现好的品种有正大619,正大818,迪卡007,农乐988,正红505和神珠7号等6份。  相似文献   
74.
西南地区玉米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防治玉米灰斑病奠定基础,对西南地区玉蜀黍尾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 4~11都能生长,以pH 5~7为最适pH值;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0~25℃;光照对菌丝和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病原菌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致死温度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75.
哈茨木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室内通过对峙培养法测定了在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哈茨木霉TH-1对棉疫病菌PB-1、番茄枯萎病菌TF-5、棉花枯萎病菌WF-3、西瓜枯萎病菌SF-1和水稻恶苗病菌FF-2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哈茨木霉对供试植物病原茵的抑制作用不一,其中,以30℃黑暗条件哈茨木霉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峙培养72h后,木霉菌TH-1对PB-1、TF-5、WF-3、SF-1和FF-2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1%、74.1%、77.8%、65.7%和60%;25℃条件下次之;10℃、15℃和35℃条件下木霉菌菌丝扩散速度较慢,且孢子产生量少,不能有效地压制病原菌菌丝的扩展。表明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木霉菌菌丝的生长及分生孢子的产生均有较大影响。试验还镜检了木霉菌与病原菌在培养基中菌丝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营养及空间的竞争、菌丝间的缠绕以及抑茵物质的影响。同时,哈茨木霉TH-1对多菌灵、扑海因和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TH-1对多茵灵极敏感,而对甲霜灵具有很强的抗性.表明该木霉菌可与甲霜灵混用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6.
从河南某肉种鸡场疑似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病鸡跗关节样品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分离菌经瑞氏染色,在油镜下呈球形或椭圆形.在固体培养基上表现为细小、光滑、致密的小菌落,菌落形态为“煎蛋状”.L型细菌鉴定发现菌体仍保持原有形态.菌体能够吸附红细胞,分解葡萄糖,但不能分解精氨酸和尿素,还可致SPF鸡胚死亡,说明该分离菌为支原体.进一步的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鸡滑液囊支原体,而不是鸡毒支原体.根据已发表的鸡滑液囊支原体血凝素基因序列vlhA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经PCR扩增,该菌体能够扩增出鸡滑液囊支原体(773 bp)的特异性片段.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SPF鸡能够复制出自然病例.  相似文献   
77.
详细地论述了在固定化青葛索酰化酶(IPA-750)的催化裂解下。由青霉素G扩环得到的头孢G酸(扩环酸)转化为7-ADCA.在0.05mol/L的硼酸缓冲液中,通过改变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质量浓度、温度、pH值,并借助HPLC色谱仪的精确分析。在IPA-750用量为65KU/g(底物)的前提下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28~30℃、pH值8.2、质量浓度60kg/L,头孢G酸转化率可达96%以上.同时可实现400批的重复转化反应,且反应过后不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肥东县长临地区流行鸭病的疫情调查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毒分离、中和试验和回归试验结果 ,推断此次从十几日龄北京鸭体内分离的病毒是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79.
利用CD-HIT-EST快速聚类分析和BLASTN同源性比对共鉴定出17个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特有基因,并从中选取保守基因VY93_RS02885作为分子诊断的靶标基因.根据该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滑液支原体的SYBR green q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浓度的模板和对应的CT值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988;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好,BLASTN比对,检测引物对仅能匹配滑液支原体的特有基因VY93_RS02885,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滑液支原体,与其他常见的引起禽关节炎的细菌/支原体性病原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敏感性较好,100%阳性检测的靶标基因最小拷贝数为10;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对3个不同浓度的模板进行组间和组内重复检测,变异系数≤1.1727%.此外,该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与传统检测方法相符.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针对滑液支原体特有基因的SYBR green qPCR检测方法具有用时短、特异性高、准确性高、敏感性高、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可为滑液支原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0.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境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后,当年已扩散至包括陕西省在内的26个省份发生为害,发生面积5 013.36 hm,严重威胁粮食安全。2019年,西安各区县的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 172.81 hm,占据全省的43.34%。文章对草地贪夜蛾在西安地区201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草地贪夜蛾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