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3种不同抗原制备的卵黄抗体对PEDV的中和能力,为抗猪流行性腹泻卵黄抗体的制备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方法】根据PEDV S糖蛋白基因设计引物扩增PEDVS534基因(636~789位氨基酸)和PEDV COE基因(499~638位氨基酸),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PEDV S534和pET32a-COE,分别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以原核表达的PEDV S534蛋白、COE蛋白以及PEDV灭活病毒为抗原,分别免疫产蛋鸡并制备卵黄抗体,通过病毒中和试验评价各卵黄抗体的中和效力。【结果】成功表达了PEDV S534蛋白和COE蛋白,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2种蛋白均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制备的3种特异性卵黄抗体均具有一定的病毒中和能力,PEDV S534蛋白特异性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为1∶12,COE蛋白特异性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为1∶25,而PEDV灭活病毒的卵黄抗体中和效价达到1∶120。【结论】PEDV灭活病毒的中和能力最强,其次为COE蛋白特异性卵黄抗体,PEDV S534卵黄抗体的中和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2.
从浙江省某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番鸭群分离到1株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CH12株,分离毒株经动物回归试验、ELD50测定、中和试验等确定为DHV-1(基因A型DHV)。通过RT-PCR方法对DHV CH12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段扩增并测序。结果表明,CH12株的全基因组长度为7690 bp(不包括PolyA),包括626 bp的5′UTR,6747 bp的ORF和317 bp的3′UTR。CH12株各基因均与基因A型DHV毒株的序列相似性较高,与基因B型和基因C型DHV毒株的序列相似性较低。全基因组核苷酸、多聚蛋白、VP0、VP3、VP1、2C和3D基因的进化分析均显示,CH12株均与基因A型DHV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基因A型DHV。  相似文献   
83.
分析银杏的生长特性,提出在盐城市的栽培技术,以为其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大肠杆菌在猪场是一个伺机而动的沉默杀手,得到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诊断检测中心在2020年对猪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猪场常用药物阿莫西林和氟苯尼考完全耐药,而磷霉素和丁胺卡那的敏感率较高。在“禁抗”时代,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是摆在猪场面前的一个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85.
数字PCR是基于反应体系有限分割的原理,突破了荧光定量PCR以“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实现了“数字式”检测。在特异性、可重复性等方面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在生物研究、医学检测、环境食品安全监测等科技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中国数字PCR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PCR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3亿元,同比增长17.9%。但目前在兽医检测领域,数字PCR在国内仍处于萌芽阶段,从生物科技的发展经验看,数字PCR预计将成为兽医检测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非洲猪瘟的肆虐将催化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86.
2020年突如起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核酸检测”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但在核酸检测中,部分病例在不同时间经2次以上的检测后结果由阴性转为阳性,这种现象的出现给临床诊断和疾病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样,在猪病的核酸检测中,假阴性问题亦普遍存在。新病毒的确认时间周期长、采集的待检样品不合格、核酸提取效果差是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样品采集方案,试剂盒质量可靠,监督环节不缺失等,是输出合格检测结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7.
休闲农业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为推动西安市休闲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本研究采用查阅资料、专题访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对西安市休闲农业产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目前西安市休闲农业已基本形成了以秦岭北麓休闲农业产业带、渭河沿岸休闲农业产业带和白鹿塬、杜陵塬、荆山塬休闲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两带三区”产业格局,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为主要产业模式。西安市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兴建特色休闲农业小镇,各种经营模式并存发展,模式不断丰富,功能日益拓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发现了影响产业发展的环境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要合规经营有序发展、加强休闲农业的组织与协调、做优做强休闲农业特色产业等多项整合推进措施,以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8.
利用玉米丝黑穗病菌基因组特异引物PCR技术,检测了该菌对玉米植株的侵染状况,并对不同玉米品种在苗期对丝黑穗病菌的抗性进行了初步判断。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品种K12分别在接种后第3 d的茎中,6 d的茎,9 d的根、茎、叶,12 d茎,抗病品种20060分别在接种后第3 d的茎、6 d的茎、9 d的茎和叶、12 d的茎和15 d叶都能扩增出PCR特异片段,经过EM种衣剂包衣的玉米幼苗的根茎叶材料扩增出来的特异DNA条带明显少于未经包衣的玉米幼苗。EM包衣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玉米种子的抗病能力,减少了玉米丝黑穗病菌对幼苗的侵染机会,有效地防治了玉米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89.
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Ⅰ型鸭肝炎病毒(DHV-I)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DHV-I(A66株)VP1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消化VP1基因和转移载体pFastbacⅠ,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二者连接构建转移质粒pFastbac-VP1。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化至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Bacmid-VP1,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 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vBac-VP1。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VP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2.7×104。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能与抗DHV-I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90.
采用平皿对峙培养等方法对10株耐铜锌木霉菌进行筛选,得到8株抑制率较高的生防菌株,并进行了防治瓜类枯萎病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防治效果较好的木霉菌变异株TR123、TR68。结果表明:多数REMI变异株的生防效果优于野生菌株,其中以TR123、TR68生防效果最好,野生木霉菌株中T36生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