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飞  李晓 《玉米科学》2012,20(4):143-148
2008~2010年对采自西南地区的玉米大斑病标样经过单孢分离、纯化,共获得146个菌株。通过Ht单基因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9个生理小种,分别为0、1、2、3、12、1N、2N、3N、N。0号小种占鉴定菌株的62.33%,为优势小种,其次为1号小种,占鉴定菌株15.07%。毒性频率分析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对Ht1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高,为20.99%;对Ht3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低,为1.36%;对Ht2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3.01%和9.57%。目前,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分化明显,并且产生了新的生理小种,对玉米生产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2.
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菌融合群鉴定和UP-PC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菌组成结构,从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玉米纹枯病样上分离获得285个疑似丝核菌菌株,根据培养性状、菌丝形态和细胞核染色对其进行鉴定,通过载玻片配对培养法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菌丝融合群鉴定,并采用UP-PCR方法从各融合群中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疑似菌株中共鉴定出253个丝核菌,分别为224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29株玉蜀黍丝核菌R.zeae。立枯丝核菌包括5个融合群,其中AG1-ⅠA共201株,出现频率为79.4%;AG1-ⅠB共2株,出现频率为0.8%;AG2-2ⅢB共3株,出现频率为1.2%;AG4-HGⅠ共10株,出现频率为3.9%;AG-5共8株,出现频率为3.2%。29株玉蜀黍丝核菌融合群均为WAG-Z,出现频率为11.5%。遗传变异分析中,当相似系数为0.78时,按照出现频率从立枯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选取的不同融合群的20株菌株被划分为6个类群,与菌丝融合分析结果完全吻合,其中AG2-2ⅢB融合群首次从西南地区玉米上分离到。  相似文献   
93.
2011年8月,从河南省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群采集病料,通过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RT-PCR等方法,证实分离的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命名为HB/11株。序列分析表明,HB/11株V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部分国内外IBDV超强毒株VP2基因序列相似性在99%左右;HB/11株VP2高变区基因含有七肽基序为SWSASGS,在222、253、256、279、284、294和299位上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A、Q、I、D、A、I和S,具有IBDV强毒的分子特征。动物回归试验表明,30日龄鸡群接种该毒株后引起鸡群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70%,剖检可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典型病变。因此该病毒为IBDV强毒株。  相似文献   
94.
为探索一种鉴别猪圆环病毒(PCV)疫苗抗体与野毒感染的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2017年1—4月接诊的接种过PCV疫苗的30头活猪同时进行PCV抗体和病原的检测,以分析抗体和病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V抗体阳性率为100%,病原阳性率为30.0%(9/30);77.8%(7/9)病原阳性猪的PCV抗体S/P值大于1.8,70.0%(7/10)PCV抗体S/P值大于1.8的猪为PCV病原阳性;说明高PCV抗体猪与病原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即通过对群体的抗体检测能较为准确地判断猪群是否感染了PCV野毒。由于检测抗体远比活体检测病原容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猪圆环病毒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有效数据参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5.
基于25马力电动拖拉机设计其驱动系统,对电动拖拉机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深入研究,完成了对驱动电机、变速器、动力电池组的参数设计和选型。基于ADVISOR建立了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仿真模型,对驱动系统的运输作业和犁耕作业两种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整车动力性能和续航能力均满足作业需求。动力电池组一次充电后以5km/h进行犁耕作业最长约为6.7h,满足连续工作6h的性能要求,为驱动系统设计仿真出有效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6.
熊蜂授粉技术对大田樱桃的应用效果少有报道,因而研究此项技术意义重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利用熊蜂为樱桃授粉平均坐果率比自然授粉提高87.2%,幼果畸形率比自然授粉降低24.42%。熊蜂授粉结合绿色防控技术,樱桃主要病虫褐腐病和果蝇均得到有效控制,褐腐病平均发病率较对照区降低61个百分点,短稳杆菌600倍悬浮剂防治果蝇防效达92.53%,樱桃平均单果重增加14%,平均每667 m~2产量增加50 kg,化学农药投入减少26%,达到了提质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用鸭肝炎A_(66)弱毒疫苗,经不同途径免疫1日龄雏鸭。结果,皮下注射组在免疫后2天即对ATCC强毒攻击达100%的保护率;口服组和滴鼻组在免疫后5天才能全部保护;一次饮水免疫组和二次饮水免疫组在6日龄时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60%和90%。用该弱毒苗免疫1日龄雏鸭和成年鸭,免疫期分别至少达45天及6个月。  相似文献   
98.
从巢湖麻鸭病雏肝脏悬液中分离出一株鸭肝炎病毒(称DHV-A毒株),经用Ⅰ型鸭肝炎病毒抗血清通过中和试验进行鉴定。证明为Ⅰ型DHV。  相似文献   
99.
鸭疫里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2周龄~7周龄雏鸭最易感,主要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发病率为5%~90%,病死率高达90%.鸭疫里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的小杆菌,有21个血清型,且各血清型缺少交叉保护.鸭疫里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鸭疫里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血清型鉴定和疫苗免疫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0.
为调查不同地区鸡滑液囊支原体的耐药情况,从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和广东五省204份疑似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鸡的病料中分离到20株鸡滑液囊支原体,每省随机取1株进行了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5株鸡滑液囊支原体均对泰乐菌素较为敏感,而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本实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