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68篇
畜牧兽医   5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本试验采用特制聚酯纤维滤网袋法和国际法快速测定了9种饲料中的ADF和ADL含量,结果表明:特制聚酯纤维滤网袋法与国标法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聚酯纤维滤网袋法具有简单、方便、快速和精密度高的特点,这为ADF和ADL的快速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本文采用消化代谢试验、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等方法 ,研究大尾寒羊哺乳羔羊蛋白质的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结果表明 ,哺乳羔羊对乳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为 94.6 %,沉积率为 73.3%;全哺乳期和补料期羔羊对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分别为 3.7和 4.0g kgW~ 0 .75·d ,对可消化蛋白质维持需要分别为 3.5和 3.37g kgW0 .75·d ,对可消化蛋白质的生长需要分别为 0 .196和 0 .2 19gDCP g增重。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磷矿粉的有效利用率,利用复合菌种对磷矿粉进行发酵,研究发酵条件对磷矿粉的活化效果,通过改变基质含水率、温度、接菌量和激活剂的用量研究磷矿粉发酵后发酵物和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和水溶性磷含量的变化,并通过试验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磷矿粉与复合菌种发酵后,发酵物和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和水溶性磷含量都有明显增加,但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对磷矿粉活化的能力不同。在发酵过程中接菌量对磷矿粉活化的影响最大,接菌量为4%时,总有效磷含量达9.89%;其次为激活剂量,激活剂量为0.36%时,总有效磷含量达9.35%;最后为温度和基质含水率,其影响基本一致,温度为25℃、基质含水率为70%时,总有效磷含量分别达9.08%和9.02%。磷矿粉活化的最佳组合条件为接菌量4%、激活剂量0.36%、温度25℃、基质含水率70%,该条件下,总有效磷含量达9.92%。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决贵州地区玉米高产施肥问题,以黔兴201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L9(34)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氮磷钾配比,通过在贵州平坝地区田间试验研究玉米的营养特性和施肥效应,以筛选出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氮肥360 kg/hm2、磷肥225 kg/hm2、钾肥105 kg/hm2印氮磷钾比例为1:0.6...  相似文献   
45.
我国肉牛饲料以秸秆为主,辅以精料补充料育肥。牛由于其独特的瘤胃结构,能够利用大量单胃动物不能利用的粗饲料,对纤维素的消化率为50%-90%。提高肉牛粗饲料利用率是目前  相似文献   
46.
选用45周龄“新罗曼”产蛋鸡 1380羽,随机分为2组,利用自己设计的5%的预混合饲料与其他原先自配料进行饲养试验,对其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差异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在相同的饲养上,自配5%产蛋鸡预混料能明显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使产蛋率提高了10%以上,明显降低了料蛋比,每1千克鸡蛋可节约0.163千克日粮,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从而使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每1000只鸡在产蛋高峰期每月可多增加收入660元,而破蛋率与死淘率则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7.
以贵州锦屏县新化乡欧阳村农户油茶园油茶为试验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油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叶片氮、磷、钾含量均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过高则抑制了锌吸收的效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油茶叶绿素含量、新生枝条数目和果实座果率,尤其是氮肥施用量的提高可明显增加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新生枝条数量和座果率。单株施用尿素0.32~0.48kg、过磷酸钙0.64kg、氯化钾0.15~0.45kg可明显提高油茶的座果率;单株施用尿素0.16~0.32kg、过磷酸钙0.32~0.96kg、氯化钾0.30~0.45kg增产效果最佳;单株施用尿素0.16kg、过磷酸钙0.96kg、氯化钾0.45kg使得油茶含脂肪量增加最明显。  相似文献   
48.
不同水氮磷钾耦合条件下玉米干物质与养分累积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正交设计方案,研究不同水、氮、磷、钾耦合处理玉米干物质、养分N、P、K吸收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氮、磷、钾耦合条件下,玉米干物质、养分累积量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累积趋势都呈"S"型曲线,可用指数方程y=aexp(-b/t)拟合。玉米干物质累积速率和养分累积速率用y=aexp(-b/t)求导可得,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时间可对指数方程y=aexp(-b/t)求二阶导数得出。不同处理玉米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为玉米出苗后33.56~68.06 d,N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为出苗后14.73~64.19 d,P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为出苗后45.23~80.64 d,K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为出苗后18.80~53.91 d。  相似文献   
49.
添加有机物料后红壤CO2释放特征与微生物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不同有机物料施入红壤后CO2释放特征及几种形态碳、氮变化进行了观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以阐明添加有机物料后红壤中CO2释放量及几种碳、氮形态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向红壤中添加5种有机物料(猪粪、牛粪、鸡粪、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培养期间定期采样分析红壤CO2释放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的动态变化。【结果】添加有机物料后,各处理CO2释放速率在培养前期较高,在培养18-20 d后基本趋于稳定。整个培养期间,土壤CO2-C的累积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添加不同有机物料后红壤CO2潜在释放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小麦秸秆(1.51 g•kg-1)>玉米秸秆(1.38 g•kg-1)>猪粪(0.89 g•kg-1)>鸡粪(0.78 g•kg-1)>牛粪(0.50 g•kg-1)。添加几种有机物料后红壤CO2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秸秆类有机物料分解释放CO2量相当于动物有机肥的2倍以上,其中小麦秸秆最高,牛粪最低,且有机物料分解释放CO2量与SMBC、SMBN、土壤可溶性有机碳(WSOC)和有机物料C/N呈显著相关。【结论】等碳量的有机物料施入红壤后能显著提高土壤CO2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且土壤CO2释放量与土壤微生物量、可溶性碳和有机物料的C/N紧密相关。添加有机物料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碳源、氮源的有效性较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和释放。  相似文献   
50.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小麦吸收重金属汞和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田施用有机肥对小麦吸收重金属汞和铅的影响,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有效态汞、铅以及小麦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汞、铅含量的高低受有机肥施用量的影响明显,继而影响小麦对土壤汞、铅的吸收;土壤有效态汞、铅的含量及小麦吸收汞、铅量均与施用有机肥呈显著负相关性,土壤有效态汞、铅的含量及小麦吸收汞、铅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施用有机肥可抑制小麦吸收土壤中的汞和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