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通过对比猫腹腔镜卵巢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对血气的影响,为猫腹腔镜卵巢子宫切除术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健康母猫12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腹腔镜卵巢子宫摘除和开腹卵巢子宫摘除,术前、术中30 min和术后采取股动脉血液2 mL进行血气测定,比较pH、PCO2、PO2值的差异.结果发现,腹腔镜组PCO2在术中30 min时与术前差异显著(P<0.05),与术后差异极显著(P<0.01),术后检测PCO2接近正常水平,血氧无明显变化,术前中后无明显差异(P>0.05),pH值术中略有降低,不造成显著差异;开腹组各项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为吸入麻醉条件下,CO2气腹会造成术中的PCO2升高,术后整体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而血氧值一直保持稳定,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整体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2.
GPS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认为GPS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GPS技术在我国的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HPLC法测定犬血浆及复方麻醉制剂中强痛宁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检测器测定犬血浆和复方麻醉制剂(QFM)中强痛宁浓度的方法,本试验采用外标法,以ZorbaxSBC18(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乙腈与去离子水(含0.015mol·L-1的磷酸二氢钠)30:7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195nm。结果表明,标准曲线在2~1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5~0.9986),最低检测限浓度为2ng·mL-1,犬血浆和QFM中强痛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75±3.96)%、(92.50±4.32)%;日内变异系数(4.01±1.38)%、(4.28±1.59)%;日间变异系数(4.60±2.0)%、(44.46±1.87)%。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检测浓度低,能够满足犬血浆中低浓度强痛宁的测定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
目前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克隆、核移植、器官移植、胚胎移植和胚胎着床等尖端科学研究的过程中[1-2],而完成这些高、新、复杂科研试验有时需要为小型猪提供一个良好的麻醉过程[3],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缺乏使用方便、效果确实、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的小型猪专用的复合麻醉剂(XFM).  相似文献   
45.
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由噻环乙胺、噻拉嗪、强痛灵等药物组成.该合剂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医学、兽医学及生物工程等领域以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及临床诊疗在麻醉保障方面的迫切需要.血浆心纳素(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是4种与血管舒缩功能密切相关的血管活性肽.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注射XFM后小型猪无创血压(NIBP)、心率(HR)、ANP、CGRP、NPY和NT的变化,探讨XFM对小型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6.
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小麦生产潜力定量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南省小麦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特征,应用DSSAT模型估算了河南省15个生态点连续50年(1963-2012年)的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并分析了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为8 350~9 996kg·hm-2,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为2 590~7 943kg·hm-2,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河南大部分麦区光温生产潜力变化范围为9 173~9 446kg·hm-2,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43.5%。光温生产潜力高于9 447kg·hm-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北麦区(安阳、新乡西北部)及豫中麦区(许昌、西华),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33.6%。河南省大部分麦区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范围为4 375~7 050kg·hm-2,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59.5%。河南省15个地点的水分满足率为28%~91%,大部分地区水分满足率不到60%;河南小麦灌溉增产潜力变化范围为723~6 573kg·hm-2,其中三门峡、郑州、开封、商丘等地以北地区的灌溉增产潜力在4 623kg·hm-2以上,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49.4%,而驻马店以南及信阳地区的灌溉增产潜力低于2 673kg·hm-2,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17.5%。  相似文献   
47.
一、植桑养蚕在洛宁县推广示范的背景与优势 (一)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我国实施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东桑西移”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桑蚕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蚕桑基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丝绸产品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外贸出口商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与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对外交往的通道被誉为“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8.
为提升作物害虫田间调查的效率,减少调查后信息再次录入的工作量,以及提高害虫性诱测报工作的时效性,进而提升作物虫害测报的工作效率,应用远程拍照、远程通信、图像处理等物联网技术,研发了昆虫远程性诱测报装置,改进了传统性诱测报方式。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害虫虫情田间采集APP端(以下简称APP端),实现田间虫害信息采集的信息化。基于远程性诱图像采集和APP端,建立了虫情数据库,构建了作物虫情采集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便于基层植保技术人员进行虫情数据采集、查询,以及虫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实现作物害虫监测预警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49.
基于河南省1960—2015年的17个基本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河南省葡萄需水量;并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葡萄生育期需水量和不同月份需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60—2015年,河南省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为451.71 mm。56 a来,除4月份葡萄需水量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外,其他月份的需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6月、7月和8月的需水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葡萄生育期需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豫西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最高,为460.82 mm,豫南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最低,为438.15 mm。对影响河南省葡萄生育期需水量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与葡萄生育期需水量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平均相对湿度与生育期需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15个夏玉米主产区1961—2015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夏玉米生育期的需水量和有效降雨量,进而得到夏玉米生育期的灌溉需水量,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空间插值法对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降雨量、有效降雨量、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河南省夏玉米生产中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灌溉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1961—2015年,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和有效降雨量年际间整体上变化趋势平稳,而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整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年均降雨量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均有效降雨量从西南向东北递减;豫西夏玉米生育期年均需水量相对高于其他区域,而豫北灌溉年均需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