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6篇
  16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作为刺激源,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氧化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BEEC并进行细胞鉴定,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确定BEEC氧化损伤模型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LPS浓度为80μg/mL,作用时间为12 h时,造成细胞损伤,其细胞凋亡率、ROS产生量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条件为LPS作用浓度80 μg/mL,作用时间12 h.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S)及天然抗病毒基因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IBV M41毒株感染DF-1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内受体(MDA5、LGP2、MAVS和NLRC5)和抗病毒相关基因(IRF7,IFN-a/β,NF-κB1)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转录水平表达变化.[结果]在感染的细胞中几种细胞内受体在感染不同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FN-α、IRF7和NF-κB1的表达在感染后显著升高,而IFN-β在感染36 h内被抑制,48 h被激活.[结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体外感染DF-1细胞后能显著激活细胞内受体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3.
以豫麦49为研究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钙赤合剂(Ca-GA)和磷(P)浸种对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浸种处理相比,Ca-GA浸种和P浸种处理后的幼苗在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MDA含量降低,Pro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不大,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以上结果表明:Ca-GA浸种和P浸种处理均有效降低了水分胁迫导致的抗氧化系统紊乱,使幼苗保持一定的光合速率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看,Ca-GA浸种和P浸种可有效提高小麦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3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21世纪初在我国华南地区首先发现的经远距离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传播的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在发现后的十多年间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成为我国和越南及周边国家重要水稻病害。迄今,有关该病害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该病害的发生历史、病原特征及致病机理、病毒传播及流行规律和测报及防控技术,以期为该病害的深入研究和持久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为充分挖掘大果藤黄的药用功能,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大果藤黄果的活性成分,通过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观察大果藤黄乙醇提取物(EG)对细胞内胆固醇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检测中国仓鼠卵细胞(CHO)的存活率;采用灌胃血脂康和不同剂量的EG建立高脂大鼠模型,测定血清、肝脏和心脏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磷脂含量。结果表明:EG能明显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不同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肝脏和心脏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H)的含量和增加高密度胆固醇(HDL)和磷脂的含量;同时,EG也能明显降低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和提高SOD、CAT和GSH含量。大果藤黄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36.
Ca(OH)2 预处理对水稻秸秆沼气产量的影响(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质材料经碱预处理后的发酵效率和甲烷产气量明显增加。为了提高预处理技术的经济效益及简化其工艺流程,利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秸秆为发酵原料,研究发酵沼液以及Ca(OH)2预处理对于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沼液和Ca(OH)2预处理后的水稻秸秆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产气量明显提高。其中,Ca(OH)2预处理的产气量高于沼液预处理,8%浓度的Ca(OH)2下的秸秆产气量最高,为14374mL,比对照增加100.91%。该研究认为采用Ca(OH)2预处理水稻秸秆不仅简洁方便,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较高的沼气产量,因此,可作为提高户用沼气产气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金雀花碱(Cytisine,Cyt)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豆科毒豆属植物种子中的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近年来金雀花碱的多种生物活性被逐渐发掘,其具有戒烟、促呼吸、镇痛、抗肿瘤等功效。在抗癌活性方面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已被广泛应用于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在戒烟方面能够作为选择性局部激动剂,降低吸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有望广泛应用于戒烟;在镇痛方面能够反射性的兴奋呼吸,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对患者的麻醉作用。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及验证,将对金雀花碱的生物活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金雀花碱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
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多能源管理监控平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混合动力汽车CAN网络中的整车控制器与发动机控制器集成为多能源管理控制器.使CAN网络节点由3个变为2个.它与ISG电机控制器通过CAN总线相连.PC机通过CAN接口卡接到CAN总线上.实时读取各个控制器的参数及修改控制器中的数据.采用开发工具LabVIEW 7.0设计了实时监控平台软件.试验表明此平台具有参数实时显示、指令发送、电机测试、数据保存等功能和良好的人机交互式界面.实现了对混合动力各个工况的测试,完成了混合动力各个工况的控制策略制定、试验参数的优化、试验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39.
柴油机最佳供油提前角因燃烧室型式的不同而不同。直喷式柴油机最佳供油提前角一般为25°~35°,涡流室式和预燃室式柴油机,最佳供油提前角一般为15°~20O°。 一、供油提前角过大、过小的危害 若供油提前角过大,则柴油在汽缸中燃烧准备期延长,会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暴、敲缸,启动困难,同时还会引起震动加剧,加速受力机件的疲劳损坏,机件寿命缩短。 若供油提前角过小,燃烧会在膨胀中进行,大量热能会被白白浪费掉,导致燃烧不完全,排气温度  相似文献   
40.
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软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欢  徐进  王晓宁  张彤  许景升  张昊  冯洁 《植物保护》2020,46(5):309-315
由果胶杆菌属细菌Pectobacterium spp.引起的软腐病是世界范围内马铃薯生产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本研究分别采用碟片法和生长速率法探究了11种常用的杀菌剂对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菌株Pcc20181的离体抑菌效果; 采用马铃薯半薯接种法评价了供试杀菌剂对马铃薯软腐病的防控效果。碟片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均显示:11种供试杀菌剂中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0.3%四霉素AS和3%噻霉酮WP离体抑菌效果最好, 抑菌圈直径介于0.13~1.47 cm, EC50介于1.695~44.363 mg/L; 新鲜半薯接种法测定结果表明, 11种供试杀菌剂中有8种对软腐病均有控病效果, 防效为33.33~92.50%。其中, 3%噻霉酮WP对马铃薯软腐病的防效最高为92.50%, 随后依次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 (89.76%)、20%叶枯唑WP (58.81%)、0.3%四霉素AS (51.60%)。综合评价, 3%噻霉酮WP、20%叶枯唑WP和0.3%四霉素AS对马铃薯软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