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沾河林业局现有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抚育机械即割灌机、油锯、集材机械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国产机型与国外先进机型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短距离集材,畜力集材具有优势;随集材距离加大,拖拉机集材效率明显高于畜力集材。影响集材效率的关键因素是回空和重载时间。  相似文献   
22.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步入生物医学研究的崭新时代--后基因组时代,人们的关注点开始集中于革命性的基因新技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就是倍受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23.
家庭养花,可以美化家居,怡情养性,使人们生活的更美好。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受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这几方面结合自己的养花经验,谈谈北方地区常遇到的几个养花问题。  相似文献   
24.
根据新时期森防工作的特点,树立森林健康理念。“有害生物”的控制应遵循效益原则,对森林综合损失实行可持续控制。正确认识病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对人类的利用价值,选择适合于“有害生物控制的管理体制和技术手段,是森林损失可持续控制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5.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但经济增长却相对缓慢 ,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经济。我省地处黄土高原 ,山区较多 ,经济基础薄弱 ,山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与社会资源极度贫乏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几年 ,我省实施的扶贫攻坚战略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非山区的差距仍呈拉大趋势 ,已严重制约全省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 ,经济林的发展 ,为我省传统的山区开发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也为林业行业开辟了新的经营机制。传统的山区开发以经济效益为主 ,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区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木材 ,在用材…  相似文献   
26.
本项研究结合各种火灾信息探测方法的特点,运用AHP法构建了贮木场最佳火灾探测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楞堆燃烧阴燃阶段和燃烧蔓延阶段是最佳火灾探测时期;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楞堆阴燃阶段,抗干扰性在火灾探测方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燃烧蔓延阶段,由于释放大量的热,耐热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贮木场火灾探测,及时性指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所有火灾探测方法中,复合式火灾探测方法是最佳火灾探测方法,其次为感烟探测法,再次为感温探测法和气体探测法。  相似文献   
27.
28.
将YLC21,YLC23,YLJ35,YLJ42,马罕5个美国山核桃品系通过苗木引进方式引种至山西晋南地区,以美国山核桃实生苗为对照,研究其适应性。结果表明,定植当年YLC21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最高,达60.7 cm;YLJ42地径年平均生长量最大(8.5 mm),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YLJ35(60.8 cm)新枝年平均生长量最高。定植第3年,YLC21(139.9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最高;YLC21(14.3 mm)地径年平均生长量最高,YLJ42(13.4 mm)次之,与马罕、对照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引进落叶松杂种苗进行栽培试验,调查树高、胸径及年生长量等,分析树高和胸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胸径连年生长量从栽植第8年开始增长显著,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栽植第9年开始增长显著;初选出宜于山西省中高山地区栽培的落叶松家系3个,分别为日永8、日永85×长13和日永7×华马7。  相似文献   
30.
庞泉沟流域土壤粒径分形维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庞泉沟流域不同海拔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天然油松林、人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天然华北落叶松林、油松-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混交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云杉(Picea asperata)-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等林种10个典型林分共39份土壤样品的质地、分形维数以及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质地主要砂质壤土、粉砂壤土、壤质砂土及砂土,其比例分别为46.15%、25.64%、23.08%、5.13%。流域内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34%、36.58%、1.08%,粉粒和黏粒变异程度高于砂粒。分形维数介于1.773 3~2.778 9,均值为2.509 0,标准差为0.192 5,土壤质地越粗,土壤粒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粉粒含量和黏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流域内不同林分土壤pH值在6.25~8.09,天然林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林,碱解氮含量人工林显著高于天然林,所有林分土壤表层均缺乏有效磷。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有效磷相关性不显著。分形维数越大,土壤pH越大,土壤肥力越小。因此,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判断庞泉沟流域土壤质地差异与土壤养分差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