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实验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的方法。首先用水将蜂蜜溶解,制作成蜂蜜的水溶液,然后用乙酸乙酯来萃取蜂蜜水溶液中的氯霉素,接着用氮气吹干,最后用水溶解样品的残渣。对样品中氯霉素的提取过程进行优化简化,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前处理方案,其中蜂蜜和水的比例为2.1,乙酸乙酯和蜂蜜水的量的比为2.1。通过考查流动相组成及pH值、流速和柱温对氯霉素保留和分离的影响,获取色谱条件为:0.2%的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甲醇和磷酸盐的比例为40.60,流速为0.8 ml/min,柱温40℃,紫外线检测波长为278 nm。采用本方法进行检测时,氯霉素的检出限为0.001 mg/kg,在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氯霉素测定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加标回收率为86%~93%,本实验方法能够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棉花生产中,逆境胁迫严重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逆境胁迫会导致棉株体内的活性氧增加,酶促抗氧化系统作为活性氧的清除系统,在棉花抗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棉花的酶促抗氧化系统的简单介绍,综述棉花酶促抗氧化系统对干旱、盐害和黄萎病等逆境胁迫的生理响应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3.
张颖  张微微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41-3943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是进行植物育种、基因工程、遗传理论及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重要因素包括酶、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和培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性状稳定性、变异规律等问题,为今后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根据板栗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北京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选择9个评价因子并确定其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获得北京市板栗的一、二级种植适宜面积共计278150.9hm^2,占北京市农用地面积的21.8%。  相似文献   
95.
为探明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南方丘陵山地农业区的适用性,以重庆市合川区主要农用地测土配方施肥为例,用土壤发生学理论,对研究区2 156个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南方丘陵山地农地土壤肥力主导因子及各指标测定值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以强淋溶为主导发育因子,土壤普遍酸化,pH≤6.5的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达81.4%;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8g/kg,水稻土平均为17.9g/kg,大于紫色土(13.4g/kg);土壤全氮平均为0.943g/kg,碱解氮为97.3mg/kg,水稻土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水平均显著高于紫色土;土壤全磷平均含量为0.54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6.0mg/kg,水稻土有效磷平均含量为9.5mg/kg,不足紫色土平均含量21.1mg/kg的1/2。研究区水稻土与紫色土的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含量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全氮和碱解氮水平可由有机质含量推测计算。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旨在对马铃薯渣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进行筛选.以马铃薯渣为原料,玉米秸秆为辅料,利用淀粉分解菌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双菌发酵体系,以培养基的活菌总数和可发酵有机物(fermentable organic matter,FOM)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尿素添加量(0%、2%、4%)、发酵温度(25℃、30℃、35℃)、接种量(5%、10%、15%)和水分含量(65%、70%、75%)4因素3水平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发酵菌种的最佳组成比例为1:1、尿素添加量2.0%、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水分含量70%为马铃薯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发酵48h时,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活菌总数达到了17.21×108CFU/g,FOM含量达到了65.46%,同时去除了马铃薯渣的不良气味,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不同比例尺DEM提取地形信息的比较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1:10万DEM为基准,比较分析1:10万与1:25万不同比例尺的DEM在地形信息容量与精度方面的差异特征.分析得出:相对与1:10万比例尺的DEM,1:25万的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及平面曲率4个地形因子在不同范围内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应用1:25万的DEM提取地形因子会导致一些地形信息的损失.其研究成果为了解DEM的质量及适应性提供了参考标准与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控制与消除误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以重庆市1∶10万DEM为基准,比较分析1∶10万与1∶25万不同比例尺的DEM在地形信息容量与精度方面的差异特征.分析得出:相对与1∶10万比例尺的DEM,1∶25万的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及平面曲率4个地形因子在不同范围内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应用1 ∶ 25万的DEM提取地形因子会导致一些地形信息的损失.其研究成果为了解DEM的质量及适应性提供了参考标准与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控制与消除误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蚕豆赤斑病是世界蚕豆各产区及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地区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连续2年对重庆地区29个区县的蚕豆赤斑病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城口县发病最轻, 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40.9, 长寿区发病最重, 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73.4?4个自然生态区中, 秦巴山地常绿阔-落叶林生态区的发病最轻, 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47.3?三峡库区平行岭谷农林复合生态区发病最重, 两年平均病情指数为68.4?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1月相对湿度?1月平均风速?3月降水量?3月相对湿度在蚕豆赤斑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此外, 11月平均风速对病情的发展产生较强的负向效应?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于重庆地区蚕豆赤斑病发生规律的病害预测模型:Y=35.019 46-3.016 18 X7-5.575 8 X9+0.567 9 X27+0.158 6 X29, 模型表明, 11月平均风速(X7)?1月平均风速(X9)?1月相对湿度(X27)?3月相对湿度(X29)与病情指数(Y)有较强的线性关系?本模型的建立为蚕豆赤斑病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
基于MODIS NDVI年序列的区域化肥投入空间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大量化肥投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面临很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为准确评估区域施肥导致的环境风险,需要化肥投入的空间分布数据。在区域土地的初级生产力构成因素理论分析基础上, 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MODIS的NDVI年序列与区域土地自然质量和化肥投入的空间关系,建立了化肥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分配方法。研究区结果表明NDVI年序列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分别与土地自然质量和化肥投入呈显著相关,利用该关系完成了乡镇化肥汇总数据的空间分配,表明该方法对区域化肥进行加权分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