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试验旨在通过比较瘤胃尼龙袋法测定饲料瘤胃降解特性时3种常见的0时间点使用方式对饲料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明确瘤胃尼龙袋法中0时间点的科学应用。选取8只3周岁、体重为64.9~72.1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云南半细毛羯羊为试验动物,分别测定玉米和豆粕2种精料、小麦秸和黑麦干草2种粗料不同时间点饲料中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在瘤胃内的降解率,然后将0 h降解率按照3种不同的使用方式进行瘤胃降解参数拟合及有效降解率计算:不用0 h数值(方式1)、0 h数值作为一个降解率测定时间点(方式2)、把0 h数值作为空白对其他时间点的实时降解率进行校正(方式3)。结果表明:方式1和2中玉米、小麦秸和黑麦干草DM和CP以及豆粕DM的有效降解率均高于方式3(P<0.05),且方式1和2之间无差异(P>0.05),豆粕CP的有效降解率在各方式间无差异(P>0.05)。因此,建议在使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饲料瘤胃降解率时,不使用0时间点。  相似文献   
12.
张微  张锐 《林业科学》1992,28(1):76-79,T001
沙棘果实成熟与衰老时均不脱落,甚至干缩在果枝上,为了研究沙棘不落果原因,寻求促进落果的有效方法,我们进行了下列实验。一、材料与方法 (一)外施乙烯与ABA于果实完熟前期(9月中下旬)剪取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 L.Subsp.Sinesis)、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带叶果枝,将下端分别浸于装有500、1000ppm乙烯利,50、100ppm ABA与50、100ppm6-康基氨基腺  相似文献   
13.
超高压和热灭菌对鲜榨菠萝汁品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对比分析了超高压(UHP,ultra-high pressure)及热处理在达到商业杀菌要求的基础上对菠萝原汁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300~500 MPa)的上升菌落总数逐渐减少,超高压处理(400 MPa,26℃,10 min)及热处理(85℃,5 min)条件下均可达商业无菌;上述2种处理条件处理后菠萝原汁pH值、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样差异不显著(P>0.05);超高压处理样品能较好地保持体系的均匀稳定性;超高压处理样品与热处理样品的L*、a*、b*值与对照样相比变化均显著(P<0.05),但超高压处理样品更好地保持了原有色泽;超高压处理样品的还原型维生素C保留率达94.92%,远高于热处理;感官分析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不同处理方式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样品在色、香、味等方面都接近对照样。因此,超高压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菠萝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如今,自己买衣料做衣服的人少了,虽然街头的裁缝店不少,但生意大多缩头缩脑,不够红火。如果裁缝店别出心裁地引入电脑,开一家电脑裁缝店,估计会引起些新潮女性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白兰瓜成熟与贮藏期间呼吸作用与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白兰瓜成熟及贮藏期间呼吸规律及内源激素(脱落酸ABA与乙烯)的变化作了测定。结果表明,花后46天采收的白兰瓜,在室温(25~28℃)下第6天进入呼吸高峰期。果肉从花后41天出现ABA,其含量随成熟与衰老而增加。种子在成熟以后出现ABA,随贮藏期的延续而消失。内源乙烯从花后41天时开始微量出现,采后第5~6天达到高峰,11天时降至低水平,到21天又略有回升,以后迅速减少直至消失。本文对白兰瓜易腐烂变质的原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越来越崇尚自然.多姿多彩的花卉越来越受到青睐,并以它独特的魅力引导着消费.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世界花卉的销售总额不足30亿美元[1],到90年代初达到1 000亿美元[2],20世纪末已达2000亿美元[3],不到10年翻了一番.我国花卉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态十分惊人.自1980年全国花卉总种植面积不足1万hm2,出口创汇200万美元[4],发展到2001年种植面积已达到24.6万hm2,销售总额216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8亿美元,其中鲜切花产量为37亿支,销售额为2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7亿美元[5].花卉产业已成为农业行业中前所未有的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产业,而鲜切花是花卉市场的主导产品,在国外鲜切花的消费量约占花卉总消费量的60%[5].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我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面积30%,但贸易额却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1.3%.究其根源,导致如此悬殊差距的主要因素便是花卉的采后保鲜技术不够完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花卉由于采后保鲜措施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在40%左右,高者达50%以上[6].由此可见,花卉保鲜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1988年、1995年、2000年、2007年和2009年5期安县山区的影像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度估算.通过植被覆盖度变化转移矩阵总体评价21年间安县山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定量分析1988-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7年、2007-2009年四个时段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1年间安县山区的植被覆盖改善的面积为34706 hm2,退化部分的面积为36920hm2;(2) 1988-1995年间、1995-2000年、2000-2007年及2007-2009年间安县山区整体植被覆盖度等级提高的面积为39205、51014、54316和38813hm2,退化部分的面积分别为39563、45650、55422及44271 hm2.2007-2009年此时段受汶川地震影响,地表植被结构严重破坏.利用本文的方法可达到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及对该县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从而达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激素与山羊绒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甲状腺激素对羊绒生长的影响,挑选12只(平均(15±1.5)月龄、平均活重(33.14±2.29)kg)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2组。用外源褪黑激素(MT)调控羊绒生长,通过皮肤组织中脱碘酶(MD)活性变化,研究皮肤组织中甲状腺激素(T3、T4)与绒毛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埋植MT使绒纤维生长率增加(P<0.05),而对粗毛生长率没有影响(P>0.05);2)绒纤维生长率与血浆MT质量浓度有关(P<0.01),而与血浆T3和T4质量浓度无关(P>0.05);3)绒纤维生长率与皮肤组织中Ⅱ型脱碘酶(MDⅡ)活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Ⅲ型脱碘酶(MDⅢ)无相关关系(P>0.05)。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绒纤维在萌发、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三碘甲腺原酸(T3),说明皮肤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尤其T3)在绒山羊绒纤维萌发和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胚培养、幼叶培养、茎尖培养、幼穗培养、花药培养、种子培养、幼苗培养、原生质体培养、胚乳培养等方面介绍了高粱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高粱组织培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刘东  张微 《林业科学》1991,27(1):8-13
本文对乌鞘岭地区天然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果实生长与成熟期间维生素C,PP,E等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V_C主要存在于果肉中,且随果实发育而增加,果实变色期(花后107—110天)达到最高值,随后急速下降。但完熟后果肉中V_C减少时种子内V_C却有所增加。中国沙棘V_C水平远较西藏沙棘为高(5倍以上)。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V_(PP)含量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完熟期中国沙棘果实内V_(PP)再度升高,其变化与呼吸速率的变化表现出相同的消长规律。V_E主要存在于种子里,总趋势是随成熟而增加。种子变色期V_E上升至第一高峰值,随后下降,果实完熟后达到第二高峰值。西藏沙棘V_E含量高于中国沙棘。本文对不同维生素可能起的生理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