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测定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化脓隐秘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采用肉汤法富集化脓隐秘杆菌使菌液浓度为1010CFU· mL-1,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乙酰螺旋霉素和替米考星对化脓隐秘杆菌的MPC,计算选择指数(SI).结果表明:各药的MPC和SI值分别为:红霉素1.02μg· mL-1、25.5;阿奇霉素0.64μg· mL-1、16;泰乐菌素0.2μg· mL-1、10;乙酰螺旋霉素0.8μg· mL-1、16;替米考星1.02μg· mL-1、20.4.泰乐菌素的MPC及SI值最低,不易产生耐药突变株,建议临床选择泰乐菌素治疗化脓隐秘杆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22.
在防制细菌性疾病方面,抗菌药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近年来,以中药抑制细菌毒力因子控制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细菌溶血素是细菌产生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发溶血素抑制剂成为解决细菌感染问题的关键。现针对中药对细菌溶血素的抑制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