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0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51.
青贮玉米栽培和发展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阐述了青贮玉米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关键栽培技术,浅析了国内外青贮玉米的发展情况,并就我国发展青贮玉米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以紫苏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紫苏外植体芽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苗龄、黑暗时间、激素浓度及配比对紫苏芽再生均有较大影响。取13d苗龄的下胚轴先在分化培养基(MS+3.0mg/L BA+0.3 mg/L NAA)黑暗预培养8d后转为14h/d光照条件培养可获得较高的再生频率。诱导芽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1.0mg/L BA+0.3 mg/L IAA。  相似文献   
53.
不同生长激素种类、浓度处理对风箱果嫩枝扦插插穗生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00×10^-6mg/mL NAA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1000×10^-6mg/mL的GGR发生不定根数量最多、最长。综合分析发现:4种外源激素处理对风箱果插穗生根都有明显的影响,500×10^-6-2000×10^-6mg/mL浓度范围对插穗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50×10^-6~200×10^-6mg/mL浓度处理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4.
论述了依兰县林业局的森林资源现状及森林资源特点,并指明了今后的经营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5.
灵芝水浸提液超滤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偏氟乙烯膜(PVDF)作为一级超滤膜,聚偏砜乙烯膜(PS)作为二级超滤膜对灵芝水浸提液进行超滤试验研究,分析了液体压力、温度、主体流速等因素在超滤过程中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12个黄伞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同工酶技术在黄伞分类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2个黄伞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比较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软件对各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电泳染色共检测出23条酶带,绝大多数菌株间同工酶图谱类型表现出差异。各菌株的酶带数目不同,分别为3—14条,其中相对迁移率(Rf)值为0.70的酶带为12个菌株所共有,Rf值为0.66的酶带为11个菌株共有,可以认为是黄伞的基础酶谱带;Pa1、Pa2、Pa3、Pa4、Pa5、Pa10、Pa11菌株之间酶谱差异非常大,多态性较强;Pa6、Pa7菌株酶带基本相同,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可能为同种异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黄伞菌株间隶属度在(0.49,1.00),在0.64水平上可将12个菌株划分为3大类。[结论]酯酶同工酶可作为黄伞菌种质资源研究最有效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滨海盐渍土的生物改良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盐生植物滨藜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二环己基胺(DCHA)对盐胁迫下滨藜抗盐性的影响。[结果]直到NaC l浓度增加到400 mmol/L时,各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才明显降低,尤其是DCHA处理。NaC l浓度低于200 mmol/L时,对照和Spd、Spd+DCHA处理的滨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不显著,NaC l浓度为400 mmol/L时,它们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显著。在高浓度NaC l胁迫下,Spd处理的MDA含量变化不明显,DCHA处理的MDA含量升高。在NaC l胁迫下,DCHA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大,而Spd处理的电导率最小。[结论]外施亚精胺可逆转NaC l对滨藜的盐胁迫效应,外施DCHA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58.
混油处理是成品油长距离输送管道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将混油以掺混的方式部分或全部回掺到纯净油品中的混油处理方法,以GB 17930-2006《车用汽油》和GB/T 19147-2003《车用柴油》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测试方法为依据,结合国内顺序输送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针对特定管道开展了顺序输送油品的掺混实验。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掺入汽油,对掺混比例最敏感的质量项目是闭口闪点;在汽油中掺入柴油,受到显著影响的质量项目有终馏点、研究法辛烷值、抗爆指数,而终馏点的敏感性表现最突出。依据测试结果,以敏感质量项目为控制目标,推荐了生产实际可采用的临界掺混比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以紫苏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紫苏芽再生频率。[方法]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AA,给予不同黑暗培养时间2、4,-D浓度和预培养时间,研究各因素对紫苏芽苗分化的影响。[结果]子叶在分化培养基MS+1.0 mg/L 6-BA+1.5mg/L IAA中培养可获得高达80.01%的再生频率0,.10 mg/L 24,-D的分化培养基预培养3 d,黑暗培养12 d后再转入光照培养效果最好。[结论]该试验可为紫苏的组培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相同日粮条件下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胎次、体重、产奶量基本相似的荷斯坦奶牛120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9 ×1012个/d·头,试验期100 d,预饲期10 d,试验期90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分别在60和90d提高了5.4;和5.24;,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率在60和90d分别提高了3.21;和3.83;,并在90d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内,试验组乳蛋白率略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30 d时试验组的乳糖率和非脂固形物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41;和1.35;,差异显著(P<0.05),60和90d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期30、60和90d试验组的奶牛体细胞数分别下降了8.98;、10.15;和21.14;.[结论]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和增强奶牛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