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了适宜在晋北发展和推广的山桃、西伯利亚杏、毛樱桃、刺梨4种经济林灌木,测定其树冠截持降水量、林地枯落物水容量、林地土壤养分、根系分布。结果认为:4种灌木能有效截持降水,减少地表径流;枯落物水容量大、营养丰富,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灌木根系发达,可提高土壤抗蚀能力。同时分析了灌木资源的经济价值,为大面积开发利用灌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激励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院所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策略,是科技管理者的职责。农业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农业植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品种权。品种权是农业领域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产权化对于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激励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农业植物品种权现…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时间和非时间双重作业的实验范式,以11 s和23 s为目标时距,探讨了干扰项数(1,3或5个无意义音节)和延迟时间(0 s,9 s或27 s)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在双重作业中,干扰项数没有显著的影响时距估计,延迟时间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干扰项数和延迟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实验结果说明了单一的注意模型、变化/分割模型不能对时距估计的干扰效应做出全面的解释,时间分段综合模型促进了时间认知研究向综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节水精播技术是我省2004年提出的新型种植模式,主要目的是解决我省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燕山山脉、张承高原广大干旱地区春季播种难的问题,经过在承德市两年多的示范推广,该项技术得到了该市各级领导和项目区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支持,实践证明节水精播技术对干旱地区春播生产适时进行,实现保春播、保全苗.促进农业丰收、节本增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 亲鱼培育是繁殖成功的首要工作,是提高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的物质保障。其主要技术措施是:1.池塘选择。池塘是亲鱼生活的外界环境,池塘条件的好坏对亲鱼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选择环境安静、注排方便、淤泥厚度在15~20cm 的池塘做亲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温度、光照与黑暗等处理对齿果酸模进行发芽试验,测定不同条件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探讨齿果酸模种子发芽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为92%和78%,然后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浸种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达77.5%,浸种6 h与12 h对种子发芽率较低;20℃浸种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达78.5%和73.5%,浸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子萌发。光照与黑暗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发芽势影响显著。齿果酸模发芽最适合条件:20℃浸种24 h,15℃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田化学除草也就是用除草剂来防除杂草,除草剂是指用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药剂。化学除草剂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具有省工、高效、增产、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不可缺少的一项新技术。近几年,我国在化学除草剂的研制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绩,除草剂的品种、产出量及利用面积日益增长,特别混合型除草剂的应用,更高程度地保障了作物的安全性,降低了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增强了药效,扩大了杀草范围,对粮食的生产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但对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药量掌握及其药害处理等方面应有一定的问题。文章扼要地介绍了目前全国玉米田使用化学除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以后的发展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区域尺度上荒漠灌木水分适应与分布格局相呼应关系,揭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种群对环境响应的过程与机理,为深入理解植物与环境协同进化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了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水分利用策略。[结果](1)在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下,红砂种群在<3 m尺度内均匀分布,在>32 m尺度内聚集分布,种群内部生态关系由竞争向促进转变;消除生境异质性后,种群在>30 m尺度下呈现随机分布,种内生态关系呈现减弱的趋势。红砂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生境异质性在大尺度上起到了重要作用。(2)随着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减少,红砂种群的水分利用深度由0—20 cm加深到60—100 cm;红砂种群的密度与多年降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样地的植被盖度变化主要受草本盖度影响,红砂植被盖度变化不显著。[结论]随着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减少,红砂种群的分布格局受环境异质性影响。通过增加植株密度,红砂可以利用更深层的土壤水分适应环境胁迫。  相似文献   
19.
20.
将纳米镍催化剂首次应用于α-蒎烯的氢化反应中,与其他催化剂相比,本实验条件下原料转化率高于骨架镍,产物顺式蒎烷选择性高于Pd/C。对影响纳米镍催化下α-蒎烯加氢反应制备顺式蒎烷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温度90℃,压力4.0MPa,催化剂用量1.0%(质量分数),原料α-蒎烯转化率达100%,产物顺式蒎烷选择性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