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9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分析镍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毒害作用,以黑土作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镍水平下大豆幼苗的生长情况,并对大豆幼苗镍中毒临界值及中毒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镍量的增加,大豆植株鲜重、干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对土壤有效镍与大豆植株干重、土壤有效镍与植株含镍量进行拟合,推导出大豆幼苗生长状态最佳时的土壤有效镍含量为10.88 mg/kg,植株含镍量为26.46 mg/kg;中毒临界值(即某一施镍水平下的植株干物质累积量与不施镍处理相同)土壤有效镍为21.25 mg/kg,植株含镍量38.80 mg/kg;奢侈吸收区间黑土有效镍含量为10.88~21.25 mg/kg。以某一施镍水平下的干重占空白干重的90%~100%为轻度中毒分界点,得出大豆幼苗处于轻度中毒状态时的土壤有效镍含量为21.25~44.76mg/kg,此时植株镍含量为38.80~68.14mg/kg;促使大豆植株出现中度中毒时(干重为空白的80%~90%)的土壤有效镍含量为44.76~69.62mg/kg,此时植株镍含量为68.14~95.48 mg/kg;当土壤有效镍含量>69.62 mg/kg时,大豆植株则处于高度中毒状态(干重为空白的80%以下),此时植株含镍量>95.48 mg/kg。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黑钙土中真菌的时空分布及其在贫营养条件下菌落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对真菌进行分离,用单孢子分离法进行纯化,用不同稀释浓度的察贝克培养基进行培养计数。[结果]从供试黑钙土中分离出9种真菌菌属,并且确定了4种优势菌属,同时发现黑钙土中真菌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并且随采样深度增加其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贫营养条件下真菌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减少。[结论]该研究可为黑钙土中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以黑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镍水平下大豆各部位铜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施镍量的增加,植株各部位铜含量随土壤施镍量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应用间隔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SAN++间隔流动分析仪,研究了测定土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新方法。结果表明,SAN++间隔流动分析仪在测定土壤中NO-3-N和NO-2-N含量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 5以上,检测限分别为N 0.20 mg/kg和20.00μg/kg,回收率在98.0%~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5%~2.25%之间,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准确度。该方法使用2.0 mol/L KCl溶液作为浸提剂,适用于吉林省不同土壤类型,并具有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自动化程度高和同时测定土壤中NO-3-N和NO-2-N等优点。  相似文献   
35.
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野生牧草种类繁多,是天然植物基因库,本地野生牧草与引进外来牧草相比,具有区域适应性强,耐寒、耐热、耐干旱、抗病虫害等优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即是决定多种遗传性状的基因资源,也是筛选优良栽培牧草及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3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硫酸铝用量对水稻植株及稻田土中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对氟存在着奢侈吸收的现象,各部位氟浓度的顺序为稻壳>糙米>根>茎叶。在相同氟浓度下,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水稻植株各部位的氟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0.4%、0.6%硫酸铝处理下出现最低值,并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土壤中自由态氟和水溶态氟含量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而呈逐渐降低趋势。线性分析表明两种氟与硫酸铝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残余态氟则与硫酸铝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虽然土壤中可交换态氟含量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并在0.2%硫酸铝处理下出现最大值,但是统计分析表明, 0%和0.2%硫酸铝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在0.2%~0.8%硫酸铝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铝对交换态氟的作用以抑制为主;络合态氟、铁锰结合态氟及有机态氟的含量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0.4%、0.6%硫酸铝处理。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各部位的氟浓度与土壤中铁锰结合态氟和有机束缚态氟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当硫酸铝用量为0.4%~0.6%时(相当于氟铝的质量比为6∶1~4∶3),植株各部位的氟浓度较低,降氟效果较好;而且此时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氟含量相对较低,铁锰结合态和有机束缚态氟含量相对较高,能够减少氟向地下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人畜通过地下水和米饭所摄入的氟量。  相似文献   
37.
贵州喀斯特高寒山区可乐猪肉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原产地可乐猪和第5世代Ⅱ系剑白香猪分别育肥,屠宰测定二者肉质常规指标并比较。结果表明:可乐猪与剑白香猪肉色正常,大理石纹适中;肌肉嫩度、水分含量、pH值、失水率和熟肉率等指标,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口味品尝评分可乐猪高于剑白香猪。可乐猪的肉质可以与剑白香猪媲美,可乐猪是试验动物和加工高档猪肉产品的理想猪种之一。  相似文献   
38.
生物质炭对辣椒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通过研究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辣椒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精选羊角椒为对象,添加不同用量的生物质炭,在辣椒成熟期测定辣椒产量、感官品质、安全品质、营养品质及质构特性。在整个成熟期,添加少量的生物质炭可以增加产量,过量则会造成减产,减产率甚至达到33.21%。在辣椒感官品质方面,添加生物质炭后,果长会减小,果径会增大,果形指数变化不大;处理2(NPK)的单果质量最大,与处理1(ck)差异不显著,但是添加生物质炭后,与处理2(NPK)相比,单果质量会降低。在辣椒安全品质方面,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高于处理2(NPK),并且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处理2(NPK),甚至接近我国蔬菜硝酸盐最大允许量432 mg/kg。在辣椒营养品质方面,处理2(NPK)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并且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添加生物质炭的处理,各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在辣椒质构特性方面,从新鲜度和贮藏期角度分析,添加生物质炭的处理不如处理1(ck)和处理2(NPK),但是,处理间的参数变化不大。综上,添加少量生物质炭可以增加辣椒产量,过量则会减产,与处理2(NPK)相比添加生物质炭对辣椒品质有不良影响,同时还增加成本,所以生物质炭并不适用于多年棚室辣椒的栽培。  相似文献   
39.
可乐猪繁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毕节地区可乐猪的研究结果发现,初产可乐母猪的各项繁殖性能指标均有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且第1胎的初生重与产活仔数呈反比关系.其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断奶重、育成率分别从第一世代的4.60头、3.20头、8.59 kg、65.97%提高到第五世代的5.89头、5.16头、9.10 kg、87.61%,提高幅度较大.经产可乐猪的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断奶重也分别从第一世代的8.12头、7.20头、10.26kg,提高到第四世代的8.61头、7.62头、10.42 kg,提高幅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40.
仔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症,是断乳仔猪(断奶后1~2周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2011年9月,我市某猪场发生以同窝仔猪突然发病,发病猪运动失调、接触敏感、惊厥、声音嘶哑、眼睑和头部水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笔者诊断为仔猪水肿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