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1年10月31日,云南省森林公安局接电话举报称:有人将出售豹皮、豹骨,希望森林公安前往查处.接报后,森林公安局领导极为重视,立即指示省森林公安刑侦队进行侦查.  相似文献   
52.
辽优201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用辽20A与C216配育的高秆、重穗、优质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沈阳地区全生育期165~170 d,属中晚熟组合。株高117 cm,有效穗数360万穗/hm2左右,平均成粒数145粒/穗左右,千粒重25 g。2 a区试平均产量648.7 kg/667 m2,米质较优。栽培管理应注意: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科学管理水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期收割。要掌握制、繁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了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5224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适宜地区,并提出了高产配套栽培及制繁种技术。该组合是以理想株型和生态育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选育出的超级杂交粳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株型理想、生态适应性广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7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4.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超级稻育种科技攻关计划及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 ,在长期的杂交粳稻育种实践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 ,逐步形成“籼粳架桥”间接部分利用、籼粳有利基因集团的构建、偏高秆抗倒新株型改良以及高产与优质多抗适应性广为主要内涵的一整套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在育种实践中 ,利用“籼粳架桥”技术首先育成我国第一个高配合力粳型恢复系C57和杂交粳稻组合黎优57和秀优57,使我国成为世界首先大面积种植杂交粳稻的国家。“九五”又育成了具有高配合力的偏粳型强恢…  相似文献   
55.
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形态育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辽宁省及北方粳稻产量现状,提出培育在较低群体下的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灌浆速率的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思路,并提出了杂种F1与其亲本的具体形态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56.
优质杂交中粳屉锦A×湘晴FinequalityjaponicahybridriceSasanishikiA×Xiangqing杨振玉,张忠旭,齐德权,陈亚君,苏玉安,吕超海(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黄士俊,潘启明,陆文龙,朱新民...  相似文献   
57.
辽优2015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8.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8年便开始利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的分子育种研究,2000年参加了农业部“948“全球分子育种计划课题项目.利用回交导入技术构建了以优良恢复系C418为轮回亲本的近等基因导入系的选育材料平台.2004选育出第一个粳稻分子育种强优恢复系C124并配组成功.分子育种杂交新组合辽优5224于2005、2006两年参加了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综合优势突出,2007年1月获得辽宁省水稻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9.
优质粳型不育系 辽5216A的提纯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辽5216A的农艺性状、不育度及育性表现。从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两方面分析不育系混杂及退化的原因。指出辽5216A不育系繁殖过程中应重视扩繁隔离区的设置,合理确定播插期及父母本行比,构建高产框架结构,搞好人工辅助授粉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简要介绍了辽5216A的农艺性状、不育度及育性表现。从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两方面分析不育系混杂及退化的原因。指出辽5216A不育系繁殖过程中应重视扩繁隔离区的设置,合理确定播插期及父母本行比,构建高产框架结构,搞好人工辅助授粉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