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袭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存在7个不同血清型,病毒VP1蛋白抗原性差异是病毒血清型划分依据,而其编码基因(1D)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同型病毒拓扑型(Topotype)或基因型鉴别依据。采用O/A/C/Asia-1多重RT-PCR技术,对2006年自云南边境地区采集的120份动物组织样品,进行口蹄疫病原监测,检出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15份。对阳性样品中病毒VP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代表性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边境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7.3%~98.7%,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拓扑型或基因型:中东-南亚型(ME-SA)或泛亚型(PAN-Asia)、古典中国型(Cathay)、东南亚型(SEA)。部分样品VP1蛋白表位43位、154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62.
2017年4月27日,某猪场仔猪突然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并伴随大量死亡。为探寻病因,继而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临床剖解、实验室检测,确定疫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调查发现,寒冷应激、生长日龄短、饲养密度大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其共同作用导致疫病发生。采取对发病猪隔离淘汰、猪群全群药物防治等干预措施,最终使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3.
介绍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并提出红豆杉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种植红豆杉的经济效益,以为红豆杉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对云南省2个发病鸡场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检测,证明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云南省2株 NDV毒株F基因核苷酸与La 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6%,与国内外分离的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99.8%,与F48E9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0%~89.1%;F蛋白氨基酸与La Sota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3%~99.5%,与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5%~99.6%,与F48E9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2.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病毒均属于基因Ⅱ型,裂解位点氨基酸为G-R-Q-G-R-L,属于弱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排列特征。  相似文献   
65.
本文针对设施结构宜机性差、水肥药管理不科学、设施缺乏环境自动调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设计建造新型可移动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建立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精准灌溉施肥智能决策机制;探究研究设施内部的温、光、湿、气分布与变化规律,构建作物和果实生长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反馈控制模型,突破微咸水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最大程度减小土壤盐害,助力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66.
澄江县某山村从2002年2月以来,役用耕牛发生不明原因的猝死,至2003年6月共死亡27头;2003年6月28日,从发病死亡的1头水牛脏器组织样品中,分离到1株大肠埃希氏菌O128:K67,经动物试验发现其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7.
山丘型疫区是在我国分布最广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为摸清山丘型疫区流行特点和规律,正确评估防治效果,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依据,通过对一个有代表性的试点进行19年(1993-2011年)连续调查观测,观测点牛和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98.1%、99.2%。表明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由于自然环境特殊,疫区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加大查治力度可迅速使疫情大幅下降。但要彻底阻断血吸虫病传播还必须注重对钉螺孳生环境的改造和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  相似文献   
68.
简要分析了大余县6月暴雨天气产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在对当日环流形势进行分型的基础上,然后利用14:00本站要素确定启报日所建立的预报方程。旨在为今后预报6月暴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9.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高发季,因此要积极做好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工作,从而保证家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0.
2006-2007年云南流行H9N2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全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调查云南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对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从云南省16地州随机采集了各种家禽、家猪的5 728份喉气管和口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T-PCR检测,276份样品呈H9N2阳性.将具有代表性的17份阳性样品的HA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株间HA基因同源性为91%~100%,推导氨基酸同源性95%~100%,所测序列与云南1999年分离H9N2毒株ackynkenxie-1-99的同源性仅为93%.根据HA基因同源性,可将17个毒株可分为2个亚群,一个亚群的12株HA基因同源性高达97%以上,与Qa/ST3143/05和C/Bei1/94同源性是97%和93%,其中的11株毒株HA基因全长1 671,编码556aa,存在第6~9位4 aa缺失,只有AC/Yndq/06株HA基因1 683.编码560 aa.另外一个亚群的其余5株,同源性98%以上,HA基因全长1683 bp,编码560 aa.17个毒株中3个存在218~220 aa糖基化位点变异,1个毒株551~553 as糖基化位点发生变异.所有毒株在HA裂解位点处没有连续性碱性氨基酸插入,受体结合位点处的氨基酸没有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