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7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花黑麦草杂交种SSR分子标记鉴定及表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花黑麦草为异花受粉植物,杂交过程中易出现杂交种生物性混杂现象,有必要对杂交后代进行真假鉴定分析.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多花黑麦草优势杂交组合和优异杂交后代材料,为多花黑麦草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实验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鉴定5个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骨干品种为亲本创制的杂种后代真实性,并对亲本与杂种后代主要表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用20对引物组合共得到多态性条带426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2.41%,说明SSR分子标记能够很好的揭示多花黑麦草材料间的差异;(2)经SSR分子鉴定,将后代分为有父本特征谱带的杂种后代、无父本特征带的后代2类,在150个杂交后代单株中有父本特征谱带的杂种后代有108个为真杂种,其中杂交组合GC、CG真杂种最多均为24个,WG组合真杂种最少为19个;(3)杂交组合CG的F1代部分形态特征显著优于亲本,5个杂交组合内(间)在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杂交组合MG的变异系数最高,WG的变异系数最低,杂交组合CG形态特征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由研究结果可以初步判断长江2号×赣选一号多花黑麦草为优势杂交组合,其杂交种为优异杂交后代材料,可为后续杂交选育新品系提供后备材料.  相似文献   
72.
通过构建我国多花黑麦草主栽品种的SSR标记指纹图谱数据库,以实现对多花黑麦草品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基于多态性高、稳定性强和连锁群分布均匀的原则,从100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基因组来源的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引物用来构建了21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的指纹图谱.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08种多态性基因型,多态性比率达94.15%,每对引物的基因型从5~22种不等,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9种基因型,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为0.744~0.934,平均为0.843,此12对引物可以在构建多花黑麦草品种DNA指纹数据库作为核心引物推荐使用.21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基因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956~0.8571之间,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将全部材料分为3大类.7对引物在9个品种上具有唯一特征带,采用15-08C单对引物即可将21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完全区分开,该对引物不仅多态性高(PIC=0.934),且具备多个品种的特征谱带.基于该引物建立了供试品种指纹图谱标准模式图,每个品种具有唯一的指纹图谱(带型),为牧草品种的审定和保护以及选配优良杂交组合培育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鸭茅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杨  张新全  谢文刚 《草地学报》2009,17(2):222-226
以宝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为对照,对鸭茅新品系YA02-116、YA01-101、YA01-103、02123、01071的营养价值及其刈割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刈割对鸭茅营养有直接影响,刈割后再生草的蛋白质含量较初次刈割材料有明显下降,纤维含量显著升高(P<0.05),营养价值降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所有供试材料综合评价表明,材料YA 02-116、YA 01-101的营养价值较好,高于对照品种宝兴鸭茅,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为鸭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4.
亚热带地区饲草育种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新全  杜逸 《四川草原》1990,(2):34-35,39
<正> 中国亚热带地区位于北纬23.4°~34.5°,东经100~122°之间,主要包括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上海、安徽及西藏部分地区。无霜期达8~12个月,≥10℃积温为4,500℃~8,000℃,≥10℃天数为218~365天,降水量在  相似文献   
75.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西部开发已经开始实施,生产上急需大量优质高产牧草种子,目前牧草种子生产已成为本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头等大事.在综合分析重庆市牧草种子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生产实际,提出了牧草种子业发展措施与对策,且对本市未来牧草种子业进行了展望.这对于推动本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和加快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6.
利用实验室前期筛出的3株耐高温乳酸菌作为添加剂,探究单一和复合乳酸菌添加剂对高温高湿地区扁穗牛鞭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最佳的乳酸菌添加配比。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1)戊糖片球菌(PP04);2)食窦魏斯氏菌(WC10);3)植物乳杆菌(LP694);4)M-1(PP04∶WC10=2∶1);5)M-2(PP04∶LP694=1∶2);6)M-3(WC10∶LP694=2∶1);7)M-4(PP04∶WC10∶LP694=2∶1∶1);8)CK(对照,无乳酸菌添加)。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处理组的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处理组的乳酸、干物质含量和干物质回收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处理组的pH值都小于4.2,其中,M-4处理组的pH值最低,为3.86;4)M-4处理组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处理,乳酸含量最高,NH3-N/TN最低。因此,在扁穗牛鞭草青贮中添加单一或者复合乳酸菌均有利于调制出优质的扁穗牛鞭草青贮饲料,3种乳酸菌复合添加的M-4处理组改善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的效果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推广利用的潜质。  相似文献   
77.
为探索不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品种(系)间的差异,2012-2014年在四川雅安进行鸭茅3个品种(系)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鸭茅品种(系)中,‘宝兴’和‘滇北’为早熟型,而‘金牛’为晚熟型,其利用时间更长。干草产量方面,2013年‘滇北’产量最高,为11 443kg·hm~(-2);2014年‘宝兴’产量最高,为8 101kg·hm~(-2)。方差分析表明,2013年‘金牛’的产量与‘滇北’和‘宝兴’均差异显著(P0.05),而‘滇北’与‘宝兴’差异不显著(P0.05);2014年参试的鸭茅3个品种(系)产量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金牛’的茎叶比最低,表明其叶量丰富。从营养成分分析来看,蛋白质年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金牛’(21.63%)、‘滇北’(20.70%)和‘宝兴’(20.37%),‘金牛’的粗蛋白含量较‘滇北’和‘宝兴’分别高0.93个百分点和1.26个百分点。综合来说,‘金牛’的品质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78.
刘欢  马啸  张新全  陈诚  唐露  杨忠富  齐晓 《草业科学》2016,33(10):2071-2081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作为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在现代草牧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3份多花黑麦草栽培材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生长发育中关键的3个时期进行农艺性状的测定,以此探讨影响多花黑麦草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材料形态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在4.37%~27.91%,其中单株鲜重与花序宽、节间数、分蘖数和株幅等极显著相关(P0.01),单株干重与自然高度、拉直高度、节间长、旗叶长、茎粗、倒二叶宽和旗叶宽等极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鲜重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株型因子",具体由分蘖数、株幅等控制株型的形态性状指标表达;对单株干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叶形因子",具体表达为倒二叶长宽和旗叶长宽的不同。  相似文献   
79.
植物对重金属铬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低温贮藏不同年限的鸭茅种子活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贮藏1~9年的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子为材料,研究低温贮藏过程中种子老化程度对其活力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鸭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出现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低温贮藏5年的鸭茅种子仍然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鸭茅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贮藏前两年最高,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第3年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贮藏5年时达到最高,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CAT和POD与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