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人工牧草养鹅的育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牧草及草坪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牧草及草坪草为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活动的分析,发现在牧草,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蘖促根、培育壮苗、促进子粒灌浆、促进种子萌发、控制徒长、防止倒伏、提高抗逆性等应用效果,达到牧草高产的目的。在草坪草上,运用调节剂加快成坪速度和抑制植株生长,提高草坪草质量,从而降低管理费用,经济效益显著。并指出影响生长调节剂应用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3.
四川农区高效草地农业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04,21(12):7-14
以草地农业系统和营养体农业的理论为基础,提出在农区改变传统的种养业结构,建立高效草地农业系统.并对种植业结构优化,饲用玉米-黑麦草种植系统,不同牲畜对牧草的转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发展农区高效草地农业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
微孔草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种,种子油中富含γ-亚麻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上;种子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39.74%;矿物质营养元素极其丰富;饼渣中的粗蛋白含量达23.96%.它具有药用、食用和饲用等多种用途.对微孔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微孔草有利于发展我国的优质高效油源(γ-亚麻酸),有利于改善高寒草地的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油料、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5.
多效唑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江苏省沿海,在我国南方栽培面积较大,但抽穗灌浆期常遇大风雨,倒伏较严重,已成为影响其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苟文龙  张新跃 《草原与草坪》2012,32(2):87-90,95
南方地质易灾区主要表现为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频发。易灾区分为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云贵高原,南方山地4种类型。种草恢复植被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南方地质易灾区选择草种应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采取人工播种,机械喷播和飞机播种3种方式,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科学管理,实现生态保护,防灾救灾与农牧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47.
48.
总结了“十五”期间四川省草原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全省草原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十一五”全省草原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9.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 138.1 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 303 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0.
2.4.2羊舍建设。在雨水较多、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为了保持羊舍通风干燥,应修建漏缝地板式羊舍,粪尿通过漏缝地板落下,粪便容易清理干净。羊床一般离地面50~60cm,漏缝地板可就地取材,常采用木条或竹子,漏缝地板一般厚3cm、宽3~5cm、间距1.5~2cm,漏缝地板缝隙过宽,羊脚易受伤,缝隙过窄,粪便不易漏出。羊圈粪床向后向下按10%-20%的坡度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