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8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难产为主要症状成鸡抗药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张明智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养鸡场(067411)袁建国河北省承德市动物检疫站去年秋冬,承德市区一些养鸡场流行一种以难产为主要症状的败血型大肠杆菌病。这次流行的特点是发病率不高,一般为5%左右;而死亡率约90%以...  相似文献   
72.
张明智 《养猪》1997,(1):41-41
1996年春季,本市一些养猪场的1~3月龄仔猪,流行一种因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引起的以眼睑结闻、面部和颈部皮下严重水肿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发病率为20%~30%,致死率均在90%以上,给养猪场造成了很大损失。某部队猪场3月下旬开始发生本病,曾用庆大霉素等多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3.
74.
农村养鸡在防疫灭病中存在的问题张明智史红梅(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067000)1996年2—8月份,我们对本市所辖8个县160多个养鸡专业户进行了鸡病流行情况调查,发现他们在防疫灭病中存在很多问题,现报告如下:1环境消毒问题近90%的专业户对消毒的重要...  相似文献   
75.
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设施农业的大面积发展,为蔬菜病虫的周年危害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越冬场所,有利于病虫的发生流行,从而使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程度显著加重,防治难度加大,已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76.
河南省棉苗根病主要是红腐病(Fusarium spp.)和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出现率占81.61%;其次是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出现率只有5.2%;其它病害占15.07%。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分四种拌种量(0.05%,0.08%、0.1%及0.2%)对棉苗红腐病、炭疽病、立枯病及连作棉田混合根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用多菌灵和五氯硝基苯作药剂对照。结果肯定了25%粉锈宁拌种(0.05—0.08%为安全用量)的防病作用,表现有蹲苗、壮苗作用,地下部根系发达白嫩,地上部叶片浓绿肥厚。对出苗量无不良影响,对出苗期有推迟1—3天的现象。  相似文献   
77.
温度对施肥滴灌系统滴头堵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灌水温度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堵塞成因与过程,采用固定周期间歇滴灌的多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在冬、夏两个季节研究了3种不同泥沙级配浑水与3个不同施肥质量浓度组合对滴头堵塞的影响和堵塞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灌水温度是影响滴头堵塞的重要因素,与水质交互耦合效应显著,夏季施肥和未施肥2种情况下灌溉滴头的抗堵塞性能均高于冬季,夏季有效灌水次数是冬季的1.26~1.43倍;施肥加速滴头堵塞的作用受泥沙级配和灌水温度的影响,冬季灌溉水中0.034~0.1 mm粒径粗颗粒含量越多,施肥质量浓度对堵塞的影响越敏感,夏季灌溉水中0~0.034 mm细颗粒越多,施肥质量浓度对堵塞的影响越敏感。建议灌水温度较低时,水肥一体化滴灌应控制在较低的施肥质量浓度下灌溉,适当增大次灌水时间,减少灌溉次数。  相似文献   
78.
加气灌溉改善大棚番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不同加气灌溉参数对作物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规律,以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壤加气量与加气深度组合对番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番茄根区土壤加气可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及产量。随加气量的升高,大棚番茄净光合速率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5和40 cm滴管带埋深下,标准加气量(49.4 L/m2)下2次测定净光合速率平均较不加气处理升高21.4%和65.0%。滴灌带埋深为15 cm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随加气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标准加气量下较不加气处理分别提升38.0%、55.4%和59.0%,滴灌带埋深为40 cm时随加气量的升高呈持续升高趋势,1.5倍标准加气量(74.2 L/m2)处理较不加气处理分别提升33.7%、36.2%和105.4%。综合考虑,当滴灌带埋深为15 cm时,宜采用标准加气量作为加气标准,而埋深为40 cm时,最佳加气量为1.5倍标准加气量。  相似文献   
79.
微润灌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微润灌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夏玉米和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对比研究微润灌不同毛管间距布置(20 cm、40 cm、60 cm)、地下滴灌和无灌溉对大田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下滴灌相比,微润灌用水量约为地下滴灌的1/4~4/5;由于灌水差异较大,作物产量有所降低,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P0.05),冬小麦产量下降,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两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随微润管布置间距的减小,作物产量呈增加趋势,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减小趋势。综合考虑分析,在较为缺水的塿土区微润管最佳布置间距60 cm,此时可不显著降低产量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此外,微润灌布置间距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小。采用微润灌与地下滴灌处理时,随土层深增加,作物各生育期土壤电导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微润灌与地下滴灌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微润灌下作物产量与灌浆成熟期10~2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和10~80 cm土层土壤平均电导率之间相关性显著。因此,采用灌浆成熟期10~2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或10~80 cm土层土壤平均电导率预估微润灌下的作物产量具有可行性。上述研究可为微润灌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为探究黄淮井灌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体系适宜喷灌技术模式。选取半固定式喷灌、智能化灌溉、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地埋自动伸缩一体化喷灌、自驱动绞盘式喷灌等5种喷灌模式,构建基于"AHP+熵权法"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在冬小麦-夏玉米连作周期试验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技术、农业生态、资源等5个方面开展不同喷灌类型方案优化分析研究。地埋自动伸缩一体化喷灌节能省工效益明显,比中心支轴喷灌节能57.1%,省工效益是半固定式喷灌的4.8倍,农民欢迎程度最高。半固定式喷灌较智能化喷灌和地埋自动伸缩一体化喷灌工程投资减少了64.3%和33.3%,年维修养护费用较智能化喷灌和中心支轴喷灌机减少了73.7%和28.6%,缺点是省工效益差。中心支轴式喷灌机作物适应性最强,但是耗电量比地埋自动伸缩一体化喷灌增加300 kWh/hm~2。种植周期内,智能化喷灌节水量为1 920 m~3/hm~2,较自驱动绞盘式喷灌节水26.3%,节水效果最好。省工效益、效益费用比和节水量是排在前三位的权重指标,分别为0.187、0.152和0.135。灌溉技术模式决策和实施前应优先考虑效益费用和节水程度。黄淮井灌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体系节水喷灌模式排序为:地埋自动伸缩一体化喷灌中心支轴式喷灌机自驱动绞盘式喷灌智能化喷灌(半固定式喷灌)。"AHP+熵权法"组合赋权的Topsis综合模型评价结果科学合理且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黄淮井灌区采用地埋自动伸缩一体化喷灌可获得最佳综合效益,建议在该区域适度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