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选用 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 50 4只 ,随机分为 9组 ,每组 4个重复 ,每重复 1 4只鸡 ,公母比为 1∶1 ,采用 3× 3(Fe×V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研究了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Fe(0 ,30 ,60mg/kg)和VA(750 ,1 50 0 ,2 70 0IU/kg)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 (0 4周龄和 5 7周龄 )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常规日粮中铁含量丰富 ,不添加铁时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较佳 ;(2 )VA添加量对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 (P >0 0 5) ,对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也不显著 (P >0 0 5) ,但对淋巴细胞ANAE+ %影响极显著 (P <0 0 0 0 1 ) ,且ANAE+ %随着VA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3)VA对血清CAT活性影响显著 (P <0 0 1 ) ,且VA(2 70 0IU/kg)组CAT活性最高 ;(4)Fe对血清胰岛素浓度影响显著 (P <0 0 5) ,且Fe(60mg/kg)组胰岛素浓度最高。 (5)Fe和VA交互作用对体增重影响显著 (P <0 0 5) ,对免疫功能影响显著 (P <0 0 1 ) ,对血清CAT活性影响显著 (P <0 0 1 ) ,且二者间存在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2.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D-21 和非单性结实品系03-2 为试材,研究了自然低温对茄子子房(果实)发育过程中4 种内源激素,即生长素(IAA)、赤霉素(GA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R 和ABA 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是在开花初期逐渐上升,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急剧下降,且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均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显著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开花6 d 后)茄子不同品系的IAA 水平,但对果实发育前期IAA 含量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可明显降低03-2 开花初期IAA 的合成。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GA4 含量对温度的响应无明显规律。温度对ZR 和ABA 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果实发育初期,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不利于开花时ZR 的合成,但显著提高了D-10 的ABA 含量。茄子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 和ABA 水平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而GA4 和ZR 可能与单性结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3.
赵喜云  张杰  熊文  王娇  张映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138-1140
[目的]研究盐碱地产脂肪酶的中度嗜盐茵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及其所产胞外脂肪酶的性质。[方法]利用平板筛选法分离得到一株产脂肪酶中度嗜盐菌,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对其产生的脂肪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产脂肪酶的菌株命名为Nesterenkoniahalobiasp.ZF-03。对脂肪酶粗酶液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在46~50℃之间,温度小于70℃时的稳定性较好;最适pH为8.5,在pH7.5~9.5范围内,相对酶活性较高,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反应的最适NaCl浓度为0—3%,在0—5%NaCl浓度下有很好的稳定性。[结论]分离得到了一株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中度嗜盐茵。  相似文献   
64.
舒小兵  李佛琳  杨虹琦  张映  杨兴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1-15632,15668
[目的]为寻找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烟田适宜施氯量。[方法]试验设置6个施氯量处理(KCl 0、30、45、90、135、180 kg/hm2),比较各处理的烤烟生长、产质量表现。[结果]随施氯量增加,烟株的团棵期、现蕾期分别提前了2~3、3~5 d,终采期及大田期均延长了1~7d,烟株株高增加3.55~7.78 cm。增施氯使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0.59%~10.70%、3.75%~10.92%、4.05%~8.56%、6.25%~28.13%、2.35%~5.88%。当施氯量为KCl 180 kg/hm2时虽产量最大,但较对照均价已下降0.82元/kg。施氯较为一致地提高了各部位烟叶的含氮量、含氯量,均降低了烟叶烟碱含量。施氯量效应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施氯提高了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而降低了中部、下部烟叶的总糖含量。[结论]从烟叶的可用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KCl 135 kg/hm2为丽江砂质冲积型水稻土最佳施氯量。  相似文献   
65.
200只4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10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其中Ⅰ、Ⅱ和Ⅴ、Ⅵ分别为APP、PPP粗品饮用组,每天晨起空腹饮用鸡胰多肽(APP)、猪胰多肽(PPP)粗品饮品4,16μg适当稀释;Ⅲ、Ⅳ和Ⅶ、Ⅷ组为APP、PPP粗品注射组,每日腹腔注射20和80μg·mL的APP、PPP注射液0.2mL;Ⅸ、Ⅹ为对照组。饲养30d。观察APP、PPP对小鼠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浓度和服用方式不同,小鼠增重有差异,筛选出了APP和PPP促进小鼠生长的优化剂量和使用方式;②口服和注射胰多肽(PP)均能提高小鼠组织生长、损伤组织修复能力以及提高免疫力和免疫相关蛋白的含量;③APP与PPP在促进小鼠生长、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作用相似,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6.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茄子品种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组合筛选,对茄子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植株再生及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探索建立较为通用完善的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茄子下胚轴的再生能力要显著高于子叶,不同茄子品种间的分化能力差异明显;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ZT 2.0 mg/L+6-BA 1.0 mg/L+IAA 0.2 mg/L,最佳植株再生分化培养基为MS+ZT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 mg/L。  相似文献   
67.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昀卓  张映 《畜禽业》2006,(5):14-15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是当今生物学,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端粒是一种封闭了真核染色体末端的脱氧核糖核酸。它与端粒结合蛋白结合在一起,对染色体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另外.端粒的长度和细胞增殖有很大关系。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它的存在解决了染色体末端复制引缩问题.而且认为端粒酶的过度表达和细胞的永生化和癌变直接相关。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在肿瘤与癌症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以及端粒与端粒酶活性在细胞癌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李桂兰  张映 《畜禽业》2006,(11):34-35
体外分子展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体外筛选多肽和蛋白质的有力工具。为了避免噬菌体展示系统等体内展示技术中体内过程对展示效果的影响,人们陆续开发了多种以基因表达产物与自身DNA模板或mRNA模板特异结合为基础的体外分子展示技术,它具有建库简单、库容量大、分子多样性强和筛选效率高、操作过程简捷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9.
通过分析猪肺炎支原体(Mhp)、鸡毒支原体(MG)膜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化学成分,为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分别采用SDS-PAGE、免疫印迹、高碘酸雪夫染色(PAS法)和高碘酸一硝酸银法对Mhp232株和MGFMF4株膜蛋白的分子量范围、种类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鉴定膜糖蛋白的数量与种类。Mhp膜蛋白分子量在30~250ku之间,有12条带;MG膜蛋白分子量在25~200ku之间,有29条带。免疫印迹表明,Mhp中46ku膜蛋白具有免疫原性;MG中56ku膜蛋白具有免疫原性。PAGE电泳表明,Mhp有5条带,MG有12条带。PAS法鉴定膜糖蛋白,Mhp有1条带,MG有2条带;高碘酸一硝酸银法鉴定膜糖蛋白,Mhp约在相同位置出现1条带,而MG显示7条带,表明此法的灵敏度高于PAS法。  相似文献   
70.
申玉凤  张杰  张映  王娇  熊文  赵喜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40-13842
[目的]研究大庆采油厂附近盐碱地产酯酶的中度嗜盐菌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及其所产胞外酯酶的性质.[方法]利用平板筛选法分离得到一株产酯酶中度嗜盐菌,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对其产生的酯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初步判断产酯酶的菌株Z01为Gracilibacillus saliphilus strain YIM 91119;对酯酶粗酶液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为8.5,酶反应最适NaCl浓度为10%;所产酯酶在50℃以下时稳定性好,对pH的碱耐受性好,对小于15%浓度的盐溶液耐性较好.[结论]分离得到了一株产酯酶活性较高的中度嗜盐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