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研究以陇南山区黄瑞香(Daphne giraldii)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半阳坡和半阴坡生境下黄瑞香天然种群种子幼苗转化率,实生苗年龄结构和数量,生长状况,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并对影响黄瑞香实生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生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半阳坡和半阴坡黄瑞香种子幼苗转化率均较低,且实生苗密度均随苗龄的增长而减小;黄瑞香实生苗各生长指标在后期生长中表现为半阳坡>半阴坡,叶面积和主根长则相反;两个生境黄瑞香实生苗干质量积累随苗龄增长而增加,且半阳坡>半阴坡;实生苗冠幅、高度和根茎干重与总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海拔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条件和总盖度是影响黄瑞香实生苗更新的主要因子,半阳坡生境更有利于黄瑞香实生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稻田蜘蛛在自然观察圃中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确认了在虱蛛比小于2时,蜘蛛对稻飞虱控制有效,大于2时控制力减弱;如遇轻发生年份,虱蛛比可能回归2以下,如大量稻飞虱集中孵化,蜘蛛对稻飞虱将会失去控制能力.探索了吡蚜酮对蜘蛛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蚜酮处理药后7 d虱蛛比即从5.06降到0.56,低于氟虫腈处理的4.91,药后30 d药剂持效期过后,吡蚜酮处理的虱蛛比为0.57,仍低于氟虫腈处理和空白对照,表明吡蚜酮对蜘蛛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一些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小区试验显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和保叶效果都高于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连续施用2次>第1次施用氟虫腈+第2次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连续施用2次的防效和保叶效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好于氟虫腈.施药14 d后对水稻植株株高、分蘖数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44.
豌豆是粮、经兼用豆类,具有适应性强、食用性广、易栽培等诸多优点.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豌豆品种的改良及其利用价值的研究,豌豆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优化布局、设施栽培、经作套种的优选作物之一,一些优质专用类豌豆品种已成为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由加拿大引进的加豌2号豌豆品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加工成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品质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
几种药剂对沿江地区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江苏省仪征市地处长江下游沿江地区,麦田草害较重,尤其是近几年来,田间草相以猪殃殃、荠菜、繁缕这3种阔叶杂草为主,为了找出有效防除以上杂草的药剂,我们选择了几种药剂进行试验,确定了最佳使用药剂,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近几年来,春结球白菜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价格也比较高.仪征市地处长江沿岸,菜农对春结球白菜一方面担心容易抽薹开花,导致栽培失败,另一方面担心后期梅雨天气,烂菜严重而不敢栽培.为此,我们于2002-2003年,选择生育期短、包球快的小型结球白菜夏丰40、贵龙五号作春结球白菜栽培尝试,获得成功,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防疫的可行性,本试验采用口蹄疫常规剂量接种,同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单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按照1、2、3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的仔猪;猪瘟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2倍剂量接种35~40时间日龄(阉割时进行),间隔1周进行口蹄疫疫苗常规剂量的免疫接种,共8组,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分离血清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双针防疫是可行的,且不同免疫剂量猪瘟疫苗在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略有不同,剂量大,则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相对高些。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保管等因素导致防疫质量下降,建议采用2头份剂量规范实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油酸诱导时间及有效作用浓度的研究,建立油酸致建鲤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本研究以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的原代肝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加入不同浓度油酸(0、0.05、0.1、0.2、0.4、0.8 mmol/L)与肝细胞共培养24-48 h,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别收集不同时段的肝细胞及上清液,采用试剂盒测定肝细胞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同时测定上清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MTT法测定肝细胞的存活情况,确定油酸最佳诱导浓度,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肪滴的形成情况.研究结果显示,0.4 mmol/L油酸与肝细胞共培养48 h,可以显著提高肝细胞内TG、TC含量(P< 0.05或P< 0.01),极显著提高上清培养液中GOT、GPT、LDH、γ-GT的活性,显著降低上清培养液中SOD的活性,但与24 h相比有升高趋势,0.4 mmol/L油酸与肝细胞共培养24 h,光镜下可见细胞内有脂肪滴形成,以48 h最明显.综上所述,油酸浓度0.4 mmol/L、诱导时间48 h成功构建了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为研究鱼类脂肪肝类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鹅副粘病毒病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副粘病毒病是鹅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市新城、十二圩、马集等乡镇的鹅群中陆续发生此病。主要表现为 :拉白色、红色稀粪 ,后期粪便变为绿色、恶臭 ;肠道粘膜散在分布多量黄色或灰白色豌豆大小的痂块 ,剥离后呈出血面或溃疡面。主要发生于 1月龄以上鹅群 ,最早 2 0日龄即已发病。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 对本市 8户发病鹅群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现 ,发病日龄都在 30日龄~ 6 0日龄之间 ,病程 2~ 7天 ,发病率不高 ,但病死率较高。8户 1 85 0只鹅发病 2 6 9只 ,死亡 1 31只 ,发病率为 1 4.5 1 % ,病死率为 48.7% ,病鹅…  相似文献   
50.
将脱毒菜粕按5%、10%、15%和18%的比例添加到粉碎鸡饲料中,饲喂三黄鸡30d时调查表明:添加量小于15%时,鸡的增重率与对照组(不添加脱毒饼粕)基本接近,且生长状况无明显异常;当添加量超过15%时,鸡的增重率比对照略有下降。内脏解剖结果证明:饲喂脱毒菜粕饲料后,鸡的甲状腺均无病变迹象,肝脏切片观察亦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