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农业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普遍不太重视,兴趣不大,主要是该课程一直以课堂讲授为中心或在实验室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联系生产实际较少。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对农业化学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搞好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了连续两个多月的时间,采取砂培法,进行了植物缺素营养形态诊断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明有机物料影响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稻草、猪粪等物料腐解过程中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这些物料本身均含有一定量的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两种酚酸的量随物料C/N的增加而减少;在腐解过程中两种酚酸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相似,0~10d迅速下降,再逐渐回升,并在20d或30d达到高峰值,然后又下降直至最后趋于稳定.两种酚酸量的变化速率与物料C/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黄瓜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与田间试验研究黄瓜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连作后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P过剩,K则消耗过多,造成养分不平衡;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微生物由“细菌型”土壤向“真菌型”土壤转化,土传病虫害加重,线虫密度高达4.38条/g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双孢蘑菇褐腐病的科学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4株形态差异较大的有害疣孢霉菌(GS 0036,HN 0015,SD 007,WH 001)在常见蘑菇煎汁培养基、不同光质条件和不同浓度盐溶液条件下的菌丝生长速度、厚垣孢子产生量、分生孢子萌发情况和耐盐性。结果表明:除灵芝煎汁外,6种常见蘑菇煎汁培养基对供试菌株厚垣孢子的产生均优于PDA培养基;不同光质对有害疣孢霉菌影响不同,SD007菌株在红光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其他3种菌株均在黑/白交替光质下菌丝生长最快,短波光(蓝光)能抑制有害疣孢霉菌丝的生长及厚垣孢子的产生;4株有害疣孢霉的菌丝生长量和厚垣孢子产生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均明显下降,NaCl溶液对HN 0015抑制效果最明显,当NaCl浓度在24g/L时所有有害疣孢霉菌菌株的分生孢子几乎不萌发。  相似文献   
15.
北京郊区实施精品农业是富裕农民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通州区根据自身条件调整种植结构,自1999年实施了中草药工程,截止到2000年,全区种植面积已超过0.1万hm2,栽培品种40余个。   在生产实践中,通州区涌现出了不少种植好、效益高的农户,其中徐辛庄镇小营村示范户王友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地黄,产量高、品质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基本情况   种植草药品种为地黄,用根茎繁殖。土质为壤土,面积为0.6hm2。春季翻耕,耕深30cm。按高20cm、宽70cm起台,在台面上按株距34cm栽植种苗,每台栽2行,每公顷种苗用量为825kg,然后地膜覆盖。收获日期为10月25日。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   日平均温度达13℃即可栽种,18~21℃为适种期,地黄栽种期选择为4月20日。   2.选择种苗   用新鲜健壮、无病虫害、无伤痕的根茎作种苗进行栽种。   3.栽种前浇水造水造墒,确保全苗   通过收获前调查,地黄密度为4870株,全田种苗成活率在90%以上,基本达到了合理密度。   4.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利用地膜覆盖提高了地温,使出苗期提前,延长生育期2~3周。可提高地黄产量1倍以上。地膜覆盖确保了苗齐、苗全、苗壮,起到了土壤保墒的作用,同时能有效的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人工、药剂等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湿润好气培养法,研究连作西瓜植株残体根、茎、叶腐解过程产生的自毒物质-酚酸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西瓜根、茎、叶残体腐解过程中均含有香豆酸、香草酸、阿魏酸等酚酸化合物。根和茎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酚酸化合物主要是香豆酸和阿魏酸,叶片主要是香豆酸和苯丙烯酸。3种器官中酚酸化合物质总量表现为叶>茎>根。根、茎在腐解30 d时酚酸量达到高峰,叶在腐解20~30 d时酚酸量最高;到40~50 d时酚酸量很少,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前期构建的P450基因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侵染蓖麻受体材料,旨在获得转P450基因的阳性株。以蓖麻品种通蓖5号为试验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蓖麻子叶节,研究影响子叶节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子叶节对Kan较为敏感,适宜筛选质量浓度为250 mg/L;外植体预培养2~3 d,侵染用农杆菌菌液OD600=0.8,侵染时间10 min,共培养3 d,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8.
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大敌[1],防治任务艰巨。总结了尤溪县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粱是众多名优白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市场需求量大,随着贵州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粱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增收效益明显。介绍了贵州开发再生高粱的前景,阐述了高粱-再生高粱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1月15日,建宁县某养殖场饲养的一批5 600羽80日龄的肉用土鸡出现呼吸困难、颜面和眼周围肿胀、食欲下降,采食量为正常70%。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