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在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营养素或添加剂可改善哺乳母猪的泌乳力、生产性能和某些血液参数。文章就添加蛋白质、氨基酸、油脂、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添加剂对哺乳母猪的影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2.
本试验旨在比较饲粮纤维水平对杜洛克仔猪、高黎贡山仔猪生产性能、小肠形态学、小肠黏膜金属硫蛋白1(MT1)和组织急性期蛋白(APPs)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35日龄高黎贡山断奶仔猪和杜洛克断奶仔猪各24头(公母各占1/2)为研究对象,试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纤维水平为3.53%和7.04%饲粮,饲养至60日龄结束。考察仔猪生产性能,观察小肠形态学变化,检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MT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肝脏、胰脏、脾脏、肾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7种组织中4种APPs[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α1-酸性糖蛋白(AG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饲粮纤维水平为7.04%时,高黎贡山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杜洛克仔猪(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杜洛克仔猪(P0.05);高黎贡山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长度极显著大于杜洛克仔猪(P0.01);十二指肠、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杜洛克仔猪(P0.01);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极显著大于杜洛克仔猪(P0.01)。饲喂纤维水平为7.04%饲粮的高黎贡山仔猪十二指肠黏膜中MT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饲喂纤维水平为3.53%饲粮的高黎贡山仔猪及饲喂纤维水平为7.04%或3.53%饲粮的杜洛克仔猪(P0.01)。被测组织中均能检测出CRP、HP、AG P、SAA mRNA的表达。饲粮纤维水平为7.04%时,绝大部分组织的APPs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为高黎贡山仔猪显著高于杜洛克仔猪(P0.05)。上述结果表明,高黎贡山仔猪相对杜洛克仔猪更加适应高纤维水平饲粮;高黎贡山仔猪通过上调MT1及APPs mRNA的表达,增加仔猪的抗病能力,从而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研究云南特有的高黎贡山猪不同组织中谷氧还蛋白1(GRX1)、硫氧还蛋白1(TRX1)基因的表达规律,并探讨维生素E对高黎贡山猪氧化应激细胞中该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高黎贡山猪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胰腺、生殖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皮肤、肝脏11种组织中GRX1、TRX1基因表达;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应激源,建立猪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PFSF)氧化应激模型,研究维生素E对G 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G RX1、TRX1基因在高黎贡山猪被检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基因表达谱为肝脏中GRX1、TRX1基因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皮肤、空肠,而胰腺和内分泌腺各组织中的表达量不高。母猪胸腺、生殖腺、回肠、肝脏中GRX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P<0.05),胰腺中GRX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公猪(P<0.01);母猪垂体、胸腺、胰腺、生殖腺和肝脏中TRX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P<0.05)。2)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受到H2O2刺激时,氧化应激细胞中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P<0.05),维生素E对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适宜浓度为40μg/mL。综上所述,高黎贡山猪GRX1、TRX1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性别和组织特异性;诱导猪体内GRX1、TRX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的一种重要方式;添加适宜浓度的维生素E可以提高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4.
仔猪断奶后面临着营养和环境的应激,导致了生长性能的降低,还会有腹泻的发生[1]。在这种情况下,在饲粮中使用抗生素能够其使生长性能改善[2]。但是由于肉产品中药物残留和细菌的抗药性,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物质是必要的,特别是自然资源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猪的营养中,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被认为是生长性能、胃肠功能和健康的功能成分。果寡糖、低聚半乳糖和甘露寡糖早已经在家畜饲粮中作为益生素使用了[3-4]。天然物质中提取的多糖成本低廉,天然无毒,并且无药物残留,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就多种功能性寡糖和多糖改善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免疫功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试验通过测定血清氧化应激参数,胸肌、腿肌营养成分及肝脏、胫骨、中趾骨中矿物质含量,旨在比较云南普洱瓢鸡、腾冲雪鸡、无量山绿耳乌鸡的组织营养成分、骨骼矿化程度和抗氧化应激参数。结果表明,三黄鸡血清T-AOC、T-SOD极显著低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而MDA显著高于地方鸡种(P0.05);三种地方鸡种中,瓢鸡T-AOC、T-SOD和GSH-px最高,绿耳鸡MDA最低。普洱瓢鸡、腾冲雪鸡和无量山绿耳鸡胸肌、腿肌DM极显著高于三黄鸡(P0.01);普洱瓢鸡胸肌和腿肌CP均极显著高于腾冲雪鸡、无量山绿耳鸡和三黄鸡(P0.01);三黄鸡腿肌EE极显著高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三黄鸡肝脏Fe和Zn极显著低于三种地方鸡种(P0.01)、而肝脏Cu和Mn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三种地方鸡种(P0.05);三种地方鸡种胫骨、中趾骨灰分、Ca、P、Fe、Cu、Mn、Zn均显著高于三黄鸡(P0.05)。本试验证明,地方鸡种与三黄鸡之间血清T-AOC、T-SOD、GSH-Px和MDA具有明显差异;鸡肉营养成分、肝脏和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地方鸡种骨骼具有良好的矿化程度,中趾骨可作为高原地方鸡种骨骼矿化程度的标识;地方鸡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地方鸡种肉品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农林类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对此,通过对全国六所农林类高校的调查,找到农林类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遇到的特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式——分组教学,最终提高农林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瘤胃厌氧真菌这一特殊的菌群除在瘤胃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其分泌的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应用价值也备受关注,因传统培养的局限性,因此,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开展的研究逐渐深入。作者主要从瘤胃厌氧真菌的特点和多样性出发,厌氧真菌对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的降解及在瘤胃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瘤胃厌氧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内转录间隔区(ITS)、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和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瘤胃厌氧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畜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替代饲用抗生素已成为畜禽健康养殖领域的热点问题。博落回及其提取物来源天然,具有抗菌、抗炎、抗疟、杀虫、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博落回及其提取物对畜禽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其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麻籽粕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约17 kg仔猪24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在等能等氮条件下,大麻籽粕添加水平为:0,2%,4%,6%。结果表明,1)大麻籽粕的不同添加水平均未显著影响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P>0.05);2)不同添加水平的大麻籽粕对仔猪血清SUN,GH、IGF-Ⅰ、空肠黏膜Na-+-K-+-ATPase和总二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大麻籽粕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可部分替代豆粕,应用于仔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30.
用正交试验方法 ,通过除杂、施肥、补播等措施 ,对因杂草侵入、缺水缺肥、利用过度而导致建植草种过早丧失生产性能的“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进行复壮试验表明 :施肥是较有效的复壮措施 ,牧草产量至少可提高 6 5 4 % ;10 0 %除杂 ,每公顷施用尿素 150kg、普钙 10 5kg、硫酸钾 30kg ,松土撒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 13 5kg、白三叶草籽 4 5kg为最佳技术组合 ,两年平均其牧草产量比对照高 2 13倍 ,草层盖度提高 0 71倍 ,草层平均高度比对照高 31 2cm ,草地营养结构也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