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7篇
  5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研究不同光强对金荞麦幼苗生物量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用遮阳网形成的不同光强处理金养麦幼苗75 d后测定其生物量;另外分5个时期(处理后15 d、30 d、45 d、60 d、75 d)测定生理指标.50.32%光强下生长的金荞麦幼苗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弱光(20.85%和6.98%光强)下生长的金荞麦幼苗在生物量积累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叶、根生物量和叶柄生物量配置比例,减少主茎、分枝茎生物量配置来适应光环境.金荞麦幼苗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随着光强减弱而增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则相反,其中叶绿素a、b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在4个不同处理中达到显著性水平.对于人工栽培的金荞麦,在幼苗期应适当遮阴(试验的相对光强为50%左右),更有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102.
 根据5种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从影响多重RT-PCR (mRT-PCR)扩增的引物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退火温度等方面进行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ZYMV、WMV、TMV、SqMV和CMV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在一个体系中对上述5种病毒复合侵染的西瓜材料进行多重RT-PCR扩增,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5条特异性条带,依次是542、485、410、354和293bp。该体系实现了对侵染西瓜的5种病毒的同时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体现了多重RT-PCR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3.
大豆稀植机械化高产攻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良品种、农机农艺相结合,对大豆稀植机械化高产攻关进行探索,应用了先进适用的精播机械、田间管理、植保、机械化收获,实现了大豆机械化生产。总结出简便的株距计算方法和纵、横行间隔微型机械田间管理通道法,对玉米和大豆田间管理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2008年在杨凌采集到具有典型植原体侵染症状的菲白竹,应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R16mF2/R16mR1和R16F2n/R16R2对其进行检测,巢式PCR得到约1.2 kb的特异性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属于翠菊黄化组(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与该组成员同源性均在98%以上。随后用16Sr Ⅰ组和Ⅴ组特异引物对R16(Ⅰ)F1/R16(Ⅰ)R1和R16(Ⅴ)F1/R16(Ⅴ)R1也证明其属于翠菊黄化组,RFLP 分析表明该植原体属于16SrⅠ-B亚组。植原体侵染菲白竹在中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比宣城市麦茬水稻不同种植方式。[方法]2015年以武香糯2402为供试材料,在宣州区青草湖农场开展麦茬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大田对比试验,取样考察产量性状,机械收割测实产,统计机械、人工、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成本,计算效益。[结果]实收产量以机插秧(9 980.5 kg/hm2)最高,人工撒播(9 352.5 kg/hm2)次之,机条播(9 310.5 kg/hm2)最低。效益以人工撒播(10 708.5元/hm2)最高,机条播(10 599.3元/hm2)次之,机插秧(10 466.3元/hm2)最低。[结论]机插秧有利于提高产量,可在完善社会化育秧、机插基础上用于规模生产,需优化育秧、成穗技术,提高机具功效;人工撒播效益最高,适宜普通农户生产,需注意品种选择、全苗、除草、防倒、构建丰产群体等环节,并加强关键技术指导;机条播效益较高,在提高机具水旱直播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技术,可在适宜区域替代人工撒播。  相似文献   
106.
对4家甘蔗糖厂将施用于甘蔗地的酒精废液进行取样检测,废液密度均大于1 kg/L,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全氮4.09~5.29 g/L、总钾4.30~11.60 g/L和总磷0.32~0.66 g/L等,废液中含有少量固形物和灰分,氯离子浓度3.44~6.88 g/L;实验室模拟甘蔗酒精废液浇灌蔗地,用气袋收集气体,气体中检测到含有甲烷、乙烷、丙烷、乙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以甲烷含量最高,其次是乙烷、乙炔、一氧化碳、硫化氢。  相似文献   
107.
人工调控对三江源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人工干扰对不同禾草混播群落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在三江源区玛沁县,从2006年开始以垂穗披碱草为建群种,选取6个不同的混播组合,设置人工调控(施肥+除杂)和对照(CK)2个处理,研究了维持群落生产稳定性的合理调控措施。结果表明:人工调控下不同混播组合群落总生物量比相应对照分别提高56.36%~188.39%、97.88%~131.74%、93.78%~139.21%、85.78%~141.27%,增幅随生长年限呈线性增加。优良牧草比例比相应对照分别提高90.12%~218.21%、79.80%~293.74%、87.18%~379.74%、140.28%~258.61%、119.52%~222.9%、127.36%~200.46%。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工调控和品种组合优势综合效应显现,4组分及以上的高矮禾草混播组合的生产性能和群落稳定性显著高于2-3组分混播组合。人工调控下群落组分种比例维持在90%以上,比相应的对照分别提高3.58%~52.75%,群落茎叶比显著低于对应的对照。人工调控(施肥+除杂)能显著提高4组分及以上的禾草混播群落的生产性能,使之维持在一个生产稳定性较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加强财经管理,为医院的运营提供科学的经济决策支持,成为部队医院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我们必须从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管理、开展全成本核算、提高人员素质、强化财务监管等方面抓好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效能,提高医院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部队医院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试验旨在表达与纯化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的结构蛋白p22,将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ASF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于诊断非洲猪瘟。【方法】将ASFV p22编码基因KP177R的截短体(24―145位氨基酸)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将重组质粒pET-32a-p2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0.1 mmol/L IPTG诱导表达5 h,利用镍柱亲和纯化p22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利用p2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并以含p22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EGFP-fp22转染HEK293T细胞为抗原基质,利用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抗血清的反应性。以重组p22蛋白为包被抗原,优化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待检血清稀释度、封闭条件、抗原抗体反应时间、酶标二抗工作浓度等参数,建立ASF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对临床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ASFV p22截短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水平表达,蛋白产量为0.85 mg/100 g菌体;p22蛋白具...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与实施.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机动车”界定的范围,农民拥有的农用三轮车是否能笼统的界定为“机动车”来管理,本文从立法的意义与中国的国情出发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