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7篇
  5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安徽省小麦、玉米主产区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调查,提出了促进小麦、玉米增产的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小麦、玉米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由新农村规划入手,从村域土地利用规划、村域产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村民住宅设计4个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农村规划的若干问题,并通过-些规划中的实际做法说明了在新农村规划中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法和机制.  相似文献   
33.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滨水景观规划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以南沙河中上游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滨河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4.
沟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沟域经济发展概况为启示,介绍其概念、内涵和功能特征,并结合北京郊区沟域经济的典型实例分析几种基本模式的特点和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沟域经济的规划原则、规划层次与实施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5.
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使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有效的环境经济管理手段,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立与完善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各生态环境建设参与者的积极性,而且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破坏行为将起到经济制约,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实现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态系统价值理论3个方面论述了建立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际,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主要类型、实现的途径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为探寻缓解决明种子及幼苗干旱胁迫的方法,该文研究了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施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外源Spd对决明种子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及活力指数(Vi)的影响,以及Spd处理对决明幼苗叶片的总叶绿素、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15% PEG-6000胁迫下,决明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经过不同体积分数的Spd处理后各项萌发指标均有显著提高,0.50 mmol/L的Spd处理各项指标值增幅最大,种子发芽率(84.67)、发芽指数(95.10)和活力指数(7.30)与干旱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84,1.19和1.96倍.②不同体积分数Spd处理决明幼苗叶片后,与干旱对照的值相比,总叶绿素质量分数、SOD及POD活性显著升高,而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O2-·、MDA质量分数及CAT活性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以0.50 mmol/L Spd处理后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表明适宜体积分数(0.50 mmol/L)的Spd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决明种子的萌发能力,通过调节保护酶活性来有效减缓干旱胁迫对决明幼苗的伤害,缓解渗透调节物质的过度积累,提高决明种子及幼苗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37.
渝东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重庆东部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金荞麦群落的116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原则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物种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光照、海拔等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表明光照和海拔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8.
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缙云山草珊瑚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M0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缙云山革珊瑚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同时采用K,GI,m',PAJ以厦CA来研究其聚集强度,结果表明,缙云山草珊瑚种群为间歇型的种群结构,不同地段的革珊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差异,表现为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但总体上表现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39.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年连续使用旋耕机作业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指出了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严重性,呼吁全社会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对青海省三江源区人工混播草地(海南州贵南县森多乡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牧场(记为DDM)2014年混播草地、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高原寒冷气候冬季牧场(记为HDM)2015年混播草地和海南州贵南县森多乡高原大陆性气候夏季牧场(记为DXM)2016年混播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物种进行多样性调查,旨在探讨高寒区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为高寒区人工混播草地建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混播第2年,DDM,DXM和HDM草地的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有所提高,HDM人工草地的植被盖度与DDM和DX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DDM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与DXM和HD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从物种组成上来看,3个试验样地在混播后,植被群落组成及物种重要值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禾本科牧草所占比例均显著上升,DXM与DDM和HDM相比,上升较为明显(P<0.01)。另外,各个样地的杂类草比例均显著下降,HDM与DDM和DXM相比,下降最为明显(P<0.01)。此外,人工混播措施显著降低了3个样地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综上所述,人工混播是高寒区黑土滩退化草地修复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在不同区域的恢复效果不同,因此在青藏高原建植人工草地时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最终达到人工草地的可持续性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