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本试验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4岁含1/2野血牦牛为瘤胃液固定供给动物,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应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技术评定了青海省菜籽饼的营养价值,研究了青海当地高蛋白质饲料在牦牛瘤胃中的动态发酵情况,为充分利用青海省当地高蛋白质饲料,制定高寒地区放牧家畜的补饲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针对营养舔块在反刍家畜生产尤其是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中的迫切需要,对糖蜜尿素营养舔块的成型及质量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制糖蜜尿素营养舔块时,适宜的制作压强为2MPa,较适宜的固化时间为72~96h,且营养舔块固化剂中膨润土与水泥组成比为20%:10%时效果最好。营养舔块的成型及质量还受其组分中糖蜜、麦麸、尿素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糖蜜尿素营养舔块中糖蜜、麦麸、尿素的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20%、4%、10%时,营养舔块的成型及质量均表现为良好,即其配方为:糖蜜20%,尿素10%,食盐10%,玉米粉14%,菜籽粕6%,麦麸4%,石粉3%,固化剂30%(膨润土20%、水泥10%),预混料3%。  相似文献   
53.
54.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犊牛体增重、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月龄牦牛犊牛28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头(公母各7头),试验组牦牛犊牛归牧后补饲精料0.4kg/d·头,预饲期7d,试验期90d.结果表明,补饲组牦牛犊牛平均日增重达184.44g/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  相似文献   
55.
56.
为研究青海省河南县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与载畜量,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牦牛作为供试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评定了河南县启龙牧场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矮生嵩草草地型的鲜草产量为217.90 g/m2,显著低于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的鲜草产量(317.71 g/m2)(P0.05),矮生嵩草草地型和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的可食草产量分别占干草产量的92%和94%。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干物质(DM)(94.67%)、粗脂肪(EE)(3.02%)、磷(P)(0.16%)含量显著高于矮生嵩草草地型(P0.05)。但是钙(Ca)(0.70%)和酸性洗涤纤维(ADF)(32.78%)含量矮生嵩草草地型显著高于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体外发酵产气量分别为65.45、71.78 m L,NH3-N含量分别为0.988、0.656 mg/L,p H值分别为5.92、5.93,有机物质消化率(DOM)分别为71.10%、77.16%,消化能(DE)分别为11.93、12.82 MJ/kg,代谢能(ME)分别为10.73、11.66 MJ/kg。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的可消化蛋白载畜量分别为4.51、5.41 SU/hm~2,代谢能载畜量分别为3.83、4.68 SU/hm~2,数量载畜量分别为2.25、2.53 SU/hm~2。综上,暖季估计载畜量应首先考虑可食牧草产量,即数量载畜量较为合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放牧加补饲的方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7.
青海省海晏县牧场牧草营养品质全年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弥补众多青藏高原定点监测全年牧草营养价值变化对生产支撑不足的问题,探明青藏高原放牧牦牛全年轮牧条件下牧草的全年动态营养价值,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典型牧户的放牧草地,于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全年跟踪放牧牦牛、模拟采集可食性牧草,并分析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采用体外两阶段法测定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1)牧草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含量分别为3.68%~19.21%、0.86%~2.74%、9.65%~43.83%、44.70%~76.23%、5.40%~9.62%、2.13%~5.12%和0.027%~0.190%,5月份CP、Ash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2)体外两阶段法评定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得出,消化率为42.72%~72.47%,5月份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3)牧草总能(GE)、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分别为17.76~19.67、7.81~13.26和6.40~10.87 MJ·kg~(-1),全年不同月份牧草GE差异不显著(P0.05),以6月份最高,11月份次之,牧草DE及ME为5月份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4月份和6月份次之,12月份最低。青海省海晏县牧场5月和6月天然牧草品质优良,10月至翌年3月牧草营养价值较低。因此,建议牧民和养殖户在10月到翌年3月采用天然草地配合补饲饲料养殖;鉴于全年轮牧季节性草地类型不同,今后应采取跟踪式牧草营养监测方法,较好地实现放牧牦牛精准补饲。  相似文献   
58.
以指纹识别要求为基础,结合1H NMR以及主成分分析(PCA)两种方法分别作为测试以及评估手段,深入研究了对茶叶中化学成分样品制备优化方法。以生物指纹为手段,对化学组分和样品体系多而复杂的特点进行识别,以主成分分析为手段综合分析了样品质控多方面的因素,最后对实验条件进行确立。在样品制备程序基础上,采取4种代表性茶叶分别展开预处理以及测试。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不仅稳定,而且可靠性较好,与1H NMR要求相吻合。本文中所提优化方法操作简单,即使样品体系复杂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59.
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农牧交错区作物秸秆小麦秸按0,25:75,50:50,75:25,100的比例分别与蚕豆秸、豌豆秸、马铃薯秸和油菜秸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作物秸秆间科学的组合搭配能有效提高反刍作物对单一作物秸秆的利用率,且小麦秸分别与蚕豆秸、豌豆秸、马铃薯、油菜秸均以50:50比例组合较为合适;因此,科学地开发利用青海高原农牧交错区作物秸秆类粗饲料是解决该地区反刍家畜粗饲料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结合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体外发酵产气技术,主要测定了青海省农牧交错区的农作物秸秆(小麦秸秆、豌豆秸秆、蚕豆秸秆、油菜秸秆及马铃薯秸秆)、优质补饲饲草(青贮玉米秸、苜蓿青干草、燕麦青干草)和天然草地型(线叶嵩草、高山柳+黑褐苔草、金露梅—珠芽蓼及藏嵩草)冷季牧草等牦牛12种常用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产气参数等营养评价指标,结果表明,5种农作物秸秆除豌豆秸秆和蚕豆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5%、9.75%,其余秸秆均低于8%,有机物质消化率在40%~65%,代谢能在4.0~9.0MJ/kg;4种天然草地型冷季牧草的粗蛋白质均低于8%,有机物质消化率在48%~70%,代谢能在6.0MJ/kg~10.0MJ/kg的范围内;3种优质补饲饲草苜蓿青干草、燕麦青干草和青贮玉米秸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36%、8.79%、5.25%,有机物质消化率在42%~70%,代谢能在5.0~11.0MJ/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