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旨在应用瘤胃尼龙袋法验证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绵羊体系(CNCPS-S)蛋白质瘤胃降解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哈萨克去势公羊作为试验动物,应用尼龙袋法测定全混合日粮(TMR)蛋白质组分的瘤胃动态降解率,并对蛋白质组分的瘤胃降解速率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对TMR的食糜外流速度(Kp)进行实测和预测,最后得出蛋白质瘤胃降解模型适用性的验证结果。结果表明:①TMR1和TMR2的Kp预测值均显著低于实测值(P0.05);②3种TMR之间的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瘤胃降解率预测值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为TMR1TMR3TMR2;③改良后的蛋白质瘤胃降解模型显示预测值和实测值平均偏差较低;相关系数范围在0.55~0.84之间;斜率接近1;均方根误差较低。以上结果说明CNCPS-S对绵羊CP瘤胃降解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2.
本文就灌区撂荒现状、形成的原因,对灌区的影响进行分析,对金塔灌区减少撂荒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文章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的概念以及典型的结构形式,结合实例对传统变电站自动化采用的几种结构形式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每种形式的特点,并对未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高粱A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A2细胞质在中国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高粱A2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是美国高粱育种家Schertz于1976年研究发现,1979年引入中国,并于1987年育成第1个A2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4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不同氮磷钾的含量和比例对1年生枸杞进行配方施肥试验,通过对生长指标(株高、一级分枝茎粗、冠幅)和产量、百粒质量的测量及数据分析,得出适宜景泰县区1年生宁杞1号高效丰产优质的施肥配方是F3(羊粪4kg/株,N和P2O5各0.5kg,K2O,0.25kg),N∶P∶K=2∶2∶1为最佳的肥料比例。  相似文献   
46.
农业综合开发是保护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贯彻省委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会精神,积极落实县委"四化联动"战略,我们对全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作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实际,作了  相似文献   
47.
酒精发酵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株产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的间歇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非结构发酵动力学模型, 以描述高基质(葡萄糖)和高产物(酒精)浓度条件下的酒精间歇发酵过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非结构发酵动力学 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求取,并将该模型用于预测24.7%初糖浓度下的酒精间歇发酵,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应用 于高基质(葡萄糖)和高产物(酒精)浓度条件下的酒精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48.
从国内外应急食品的产品特点、技术情况和实践运用3个方面,综述了应急食品的最新发展历程和现状情况,指出了目前中国应急食品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贺兰山东麓同一立地类型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酿酒葡萄林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葡萄林生物量随时间的分配格局,同时利用主要构件形态指标与各构件生物量建立了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供试林地葡萄树株高(H)、主蔓长(SH)、新梢长(YSH)、分枝数(BN)及茎粗(D)均基本上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大。2)葡萄林各构件生物量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葡萄树地上部各构件生物量分配表现如下,1~4 a林分为叶生物量>新梢生物量>主蔓生物量,4~12 a林分为主蔓生物量>新梢生物量>叶生物量,2~12 a林分为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4)以茎粗与株高结合的D2H作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各组分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均为幂函数W=a×(D2H)b(其中,W为生物量,D2H为茎粗D2与株高H的乘积,a和b为估测参数):叶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12.909×(D2H)0.825 9(R2=0.849 9,P=0.000),主蔓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3.963 4×(D2H)1.344 9(R2=0.938 1,P=0.000),新梢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6.190 6×(D2H)1.051 7(R2=0.804 7,P=0.000),地上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23.017×(D2H)1.076 6(R2=0.938 5,P=0.000),地下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27.126×(D2H)0.689(R2=0.892 4,P=0.000)。各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50.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大豆油脚,有效回收其中的有用成分,采用破乳剂破乳和溶剂萃取联合法处理水化大豆油脚,同时回收中性油和粉末磷脂。用破乳剂回收油脚中的中性油,通过反相破乳的原理破坏油脂与磷脂形成的乳化体系,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试验条件是:选用Tween-60作为破乳剂,先将油脚在90℃下加热10min,在2000r/min下离心分离20min,分出油脚中的水。然后在75℃下破乳3次,破乳剂浓度0.08g/mL,第1次用量为2.2%,第2次和第3次为2.0%,中性油回收率可达到82.57%,回收的中性油达到大豆原油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