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4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21.
介绍了Second Copy软件的安装与初始化。Second Copy软件实现了单站Z文件在省气象局共享目录自动备份Z文件到本地计算机的应用,提高了农业气象报表制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Second Copy软件也可同时实现台站其他业务数据自动的备份,对于测报、雷达资料等各种数据的自动备份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介绍了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通过虫情监测分析其发生特点,并总结其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地区斜纹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以侵蚀和沉积过程明显的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和典型剖面土壤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坡三个侵蚀部位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随侵蚀速率增加而减小;沉积部位(尤其是坡脚)POC含量和POC/SOC较低,而MOC含量和MOC/SOC较高。始终处于沉积状态的坡脚部位,各粒级有机碳组分的深度分布均表现出土壤累积和埋藏特征,并随着粒级的减小累积现象趋于明显。上述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优先使与细颗粒和微团聚体结合的SOC迁移流失,并在低洼的沉积区累积;埋藏层中的侵蚀物质(如微团聚体、颗粒态有机质)通过深埋作用和重新团聚作用形成稳定的大团聚体,最终促进SOC的固定。  相似文献   
124.
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 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选取Chl-a、TP、TN、CODMn为评价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指标及指标标准相对隶属度矩阵;综合考虑指标相对隶属度与指标权重,建立环境指标综合权重矩阵;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求得样本集对模糊概念“营养化”的相对隶属度矩阵;最后利用样本的级别特征值对湿地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后,为扎龙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5.
杂种鹅掌楸扦插苗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杂种鹅掌楸的扦插繁殖幼苗,并通过烘干法、凯氏法、原子吸收等方法,对扦插繁殖幼苗的根、茎、叶3个器官生物量及其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1:IBA50gkg-1+NAA300gkg-1;处理2:IBA50gkg-1+NAA300gkg-1)处理插穗后,根、茎、叶的生物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所有的扦插苗中,其根、茎、叶内的含C量差异不大,但茎内的N、P、K、Ca含量较根、叶的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处理的同一器官后,其C/N及P、K、Ca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同一浓度外源激素处理不同器官之间的4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且扦插生根苗体内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在大田栽培时,应及时施肥补充营养,以提高幼苗生长适应能力。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126.
本病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贼风、冷风侵袭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反复突然发作,肌肉或关节游走性疼痛,肢体出现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27.
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乳房炎多发生于产后3~20d,病程较长,因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长达1个月,本病在临床上多发,近几年,笔者共接诊32例,治愈28例,治愈率为87%,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8.
吉林省大安市盐渍化土壤特征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平  李梁 《土壤通报》2001,32(Z1):26-30
吉林省大安市,现有盐渍土面积约247680.28hm2,占全 市土地总面积的50.39%,其中碱土面积占盐渍土面积的77%.盐渍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 大的是苏打型盐渍土.碱土主要分布在大安古河道的北段和查干湖西、霍林河下游的散流区. 由于人类活动的胁迫,把松嫩平原水系变成内外流两种水系,破坏了原来水的自然流势,打 乱了水盐的自然动态平衡,这可能是大安市土壤盐渍化日趋恶化的最主要原因.重建湿地, 是改良利用盐渍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9.
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分布及其损失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分析东北黑土土壤有机碳(SOC)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垦以来黑土SOC的损失程度,我们于2004~2005年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采集了32个自然黑土剖面样品,在每个自然黑土样品附近对应采集32个景观条件相似的耕作黑土样品。结果表明,自然黑土样品0~30cm土层SOC含量平均为32.20 g kg-1,最高可达63.46 g kg-1,黑龙江省自然黑土SOC含量(34.55 g kg-1)高于吉林省(23.80 g kg-1)。耕作土壤SOC平均含量为22.71 g kg-1,远低于自然土壤。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纬度的增加,自然黑土与耕作黑土SOC含量逐渐递增。由于土壤侵蚀以及耕垦和去除作物残留物等农业管理措施的综合作用,使得耕作黑土表层SOC含量小于自然黑土。与自然黑土相比,耕作黑土0~10cm土层SOC损失量在26.84%~46.57%之间,亚表层损失相对较少。黑土SOC含量下降也是土壤水土流失致使黑土层变薄的一个直接表现。耕作黑土表层流失厚度可以通过自然与耕作黑土剖面SOC含量的分异差值来估算。通过对土壤剖面上SOC的分布进行校正剔除土壤侵蚀的影响后得到的同等深度SOC含量的差值才可视为由耕作以及有机质输入量差异等因素造成的SOC损失量。未经校正而进行的自然黑土和耕作黑土同一深度SOC含量的比较可能过高估计了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SOC损失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烤烟滴灌技术配套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大田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烤烟生产管理过程肥料利用率低、抗旱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实现抗旱节水、提肥促长、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目的,结合丽江烟区的土壤、气候特点、品种需肥特性、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等综合因素,在现有农业滴灌技术生产应用经验基础上,开展了烤烟移栽养分含量为(N29-P0-K6)二元复合肥用作提苗肥,养分含量为(N14-P14-K32)大田追肥和养分含量为(K52)的全水溶硫酸钾为基础的烤烟滴灌条件下水肥一体化田间试验及推广应用研究,采用分时段按量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14-P14-K32)、提苗肥(N29-P0-K6)、全水溶硫酸钾(K52)适合丽江用作水肥一体化滴灌生产模式的水溶肥,可以在丽江烟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