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从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层面明确高温胁迫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生长及应激生理响应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翘嘴鳜幼鱼培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月龄翘嘴鳜幼鱼进行96 h的急性高温胁迫,通过预试验测试高起始致死温度(96 h-UILT50),采用突变升温方法设常温对照组(26.0℃)和急性高温胁迫组(36.0℃),分别于胁迫0、6、12、24、48和96 h后取样,使用生化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α和HSP90α)的表达情况。【结果】翘嘴鳜幼鱼死亡率随水温的升高不断上升,其96 h-UILT50为36.22℃。在96 h的急性高温胁迫过程中,翘嘴鳜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消化酶方面,翘嘴鳜幼鱼胃蛋白酶和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肠道脂肪酶(LPS)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急性高温胁迫过程中,翘嘴鳜幼鱼HSP70α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升高-下降的波动式变化趋势,于胁迫12 h时达最高值,在胁迫48 h时出现第2个峰值;HSP90α基因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胁迫24 h时上调至最高值;但至胁迫96 h时HSP70α和HSP90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翘嘴鳜幼鱼(P<0.05)。【结论】急性高温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α和HSP90α参与高温胁迫应答过程的生理调节,以应对高温胁迫对肝脏细胞的损伤,故可作为高温胁迫应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抗氧化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氨氮胁迫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机体的毒性效应机制,为其健康养殖与水质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挑选规格整齐、体表无损伤的翘嘴鳜幼鱼进行96 h急性氨氮胁迫试验,在获得半致死浓度(LC50)的基础上,将翘嘴鳜幼鱼暴露于48.65 mg/L的水体氨氮下,以完全曝气的自来水(氨氮实测值为0.05 mg/L)为对照组,分别于胁迫0、6、12、24、48和96 h后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翘嘴鳜幼鱼的96 h-LC50为48.65 mg/L(非离子氨0.47 mg/L).翘嘴鳜幼鱼在96 h的急性氨氮胁迫过程中,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脂质过氧化物(LPO)在肝脏中的累积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胁迫96 h时达最高值(0.50μmo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与对照组翘嘴鳜幼鱼相比,经氨氮胁迫后翘嘴鳜幼鱼肝脏IL-1β和IL-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于胁迫6 h起显著上调,分别于胁迫12和96 h时达最高值;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胁迫6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至胁迫96 h时其相对表达量达最高值;IL-1β、IL-8和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胁迫96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P90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至胁迫96 h时,其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氨氮胁迫初期,翘嘴鳜幼鱼抗氧化系统被诱导激活,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至胁迫后期,翘嘴鳜幼鱼抗氧化功能受抑制,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持续上调.说明持续炎症反应及抗氧化系统功能受抑制是翘嘴鳜氨氮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龙游县水稻二化螟发生逐年上升并呈加重发生态势,对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遏制二化螟重发势头,根据龙游县2015年以来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动态监测及田间系统调查,分析了近年水稻二化螟逐年加重发生的原因,提出重发区域二化螟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农宝防治水稻灰飞虱的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亚洲地区的重要水稻害虫之一,我国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稻区发生较多。灰飞虱不仅刺吸水稻汁液,直接为害水稻,而且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2种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由于其越冬场所及寄主植物较为多样、抗逆性较强,而且全球气候变暖所致的暖冬和春季温度升高、种植方式多样化及其对有机氯、有机磷以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均为灰飞虱的越冬和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利于其暴发。因此,近年来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在江浙沪等地为害日益严重,2004年在江淮稻区出现了部分田块因条纹叶枯病为害而绝收的现象。为寻找适宜的有效防治药剂,我们对新农宝等药剂进行了防治灰飞虱的田间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鲜食玉米需求量及种植面积快速增加。结合伊犁河谷区域气候特点,形成一套适合该地区的鲜食玉米栽培及制种技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结合近期相关研究及经验,针对伊犁河谷鲜食玉米可种植区域的栽培技术及种子生产给出建议,为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徐洪卫  张晨光  金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23-12424,12428
[目的]测评2种方法从大鼠晶体中提取总RNA的效果[方法]采用2种方法从大鼠晶状体中提取总RNA,通过测定总RNA的浓度以及A260/A280、A260/A230、琼脂糖凝胶电泳、RT-PCR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使用柱式法从大鼠晶状体中提取总RNA,其28S、18S亚基清晰可见,Nano Drop2000测定显示A260/A280、A260/A230均在1.8~2.0,可用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下游试验。Trizol法提取结果显示总RNA降解较多,不适合进行下游试验。[结论]柱式法操作简便,全程可在常温下进行,总RNA质量高,适宜于实验教学及科研。Trizol法提取总RNA操作要求相对较高,且易受到苯酚污染及乙醇残留,但适合抽提大量样本的总RNA,对于实验教学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7.
巢湖水中7种有机磷和12种有机氯农药SPME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萃取时间、温度、离子强度和盐离子浓度等条件,建立了巢湖水中7种有机磷农药和12种有机氯农药的固相微萃取技术检测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微萃取的优化条件为:采用PA纤维头,萃取温度为20℃、萃取时间为60 min、氯化钠浓度为35%,pH为7;有机氯农药微萃取的优化条件为:采用PDMS纤维头,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60 min,氯化钠浓度为5%,pH为7。在优化条件下,利用SPME对巢湖水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进行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0.09%~118.82%之间,变异系数在0.23%~15.62%之间;有机氯农药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2.80%~103.80%之间,变异系数在1.24%~11.69%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8.
嫁接成活率低一直是阻碍板栗,柿等含单宁物质多的树种快速发展及改劣换优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种嫁接成活率高达95%以上的技术——嵌芽接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疆伊犁发现薄荷黑小卷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薄荷上发现一种新害虫,该虫主要钻蛀危害薄荷根茎部,导致植株死亡、薄荷减产,同时由于钻蛀造成大量伤口而引起根部病害加剧、每年开春造成薄荷大面积死亡,给当地薄荷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兵团第四师位于新疆西部边陲的伊犁河谷。玉米是第四师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第四师种植玉米面积达22 180 hm2,品种多达41个。分析近几年玉米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为垦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