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算家蚕对桑叶的食下消化率和饲料转化效率以及桑叶作为食品与畜禽饲料其重金属含量的安全阈值,采用现代检测技术与相应的检测标准,对桑品种“桂桑优62”相同叶位成熟叶片的带皮叶肉、叶脉、叶柄等部位中水分和干物含量以及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与常见重金属元素铬、铅、镉、汞、砷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检测分析。桑叶各部位的含水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叶柄、叶脉、带皮叶肉,而干物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带皮叶肉、叶脉、叶柄。桑叶的带皮叶肉部位是家蚕可食用部位,也是在叶片总质量中占比最高和干物质含量最高的部位,全叶干物质的70%~76%、大量营养元素的47%~87%和常见重金属元素的60%~91%均分布在这个部位。总体而言,桑叶中的氮、磷营养元素含量较为丰富,钙、镁、钾营养元素的含量较少;桑叶中的几种常见重金属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铬、铅、砷、镉和汞,但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在药品、食品和畜禽饲料的国家标准限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2.
为了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析桑树的重要功能性状,以广西蚕区主栽桑品种桂桑优12的根部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共获得50844314条原始测序数据(Raw data),经过滤后得到50540436条Clean data.对序列进行拼接组装、去冗余后,获得了102254个转录本,总长度为64665080 bp,平均长度为771 bp,N50值为1473 bp,GC含量47.2%.将获得的序列与各大功能数据库比对,进行功能注释,共有86332个转录本获得了注释结果,预测出68218个编码序列(Coding DNA sequence,CDS),总长度34282488 bp,平均每个CDS长度为502 bp,N50值为756 bp,GC含量42.44%.其中有40254个转录本在KEGG获得注释,有26832个转录本在COG获得注释,有27766个转录本在GO获得注释.桂桑优12根部组织的转录本数据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发掘桑树重要功能性状基因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3.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桑园害虫桑蓟马的田间防效及家蚕食用药后桑叶的残毒情况,选择3种不同类别药剂进行田间防效并开展药后家蚕饲养残毒试验,分别为10%多杀·甲维盐(WG)、8%多杀霉素(EW)和硅氧团簇分子(AS)。结果表明,在桑蓟马的防治上,8%多杀霉素药后72 h平均防效(82.13%)最优,其次是10%多杀·甲维盐(81.51%)。食用药后桑叶9 d,10%多杀·甲维盐、8%多杀霉素饲养家蚕引起急性中毒,在4龄期全部死亡。硅氧团簇分子与对照(40%乐果+77.5%敌敌畏混合剂)饲养家蚕未引起中毒,均能正常上蔟结茧,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等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硅氧团簇分子对桑蓟马具有极佳的防效作用,且残毒期短,有望成为桑园防治桑蓟马的药剂。  相似文献   
54.
砧木质量对嫁接苗的成活及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筛选出最适合作砧木的桑树品种,选用8个桑树品种的实生苗作为砧木,以桂椹94208为接穗进行嫁接繁育试验。在调查嫁接苗的成活株数、株高、叶、茎、根长势等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8个品种砧木嫁接繁育桑苗的苗期生长情况,结果以桂桑优12作砧木的嫁接苗综合得分最高,其后依次为以桂桑6号、抗283×抗青10、桂桑优62、桂桑5号、粤桑120号、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作砧木的嫁接苗。  相似文献   
55.
建立快速鉴定桑树耐旱性的方法,明确不同桑树品种的耐旱能力,可为筛选出适合干旱或者石漠化地区种植的桑树品种提供基础数据。以9个主栽桑树品种(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沙2×伦109、桂桑5号、桂桑6号、粤桑120、粤桑51、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1年生盆栽嫁接苗供试,通过不灌溉的方法使其遭受干旱胁迫,分别测定各品种对照(干旱胁迫处理0 h)和干旱胁迫后桑叶中丙二醛(MDA)、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水势的降低,各品种叶片中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随叶片水势降低而降低。以上述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不同桑树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桂桑优12号的耐旱性最强,桑特优2号的耐旱性最弱。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AT和POD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CAT和SOD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05;脯氨酸与叶绿素的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1。研究结果显示,基于...  相似文献   
56.
在从国外输入或旅客携带进入我国的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物、铺垫材料、装载容器、运输工具中,经检疫,时常发现带有我国对外公布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或其他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如从美国进口的小麦中检出小麦矮腥黑穗病病菌,从旅客携带的水果、蔬菜中截获地中海实蝇,从集装箱中检出非洲大蜗牛,从包装物中检获谷斑皮蠹,从飞机、船舶的储藏室检出鹰嘴豆象或其它经济重要性害虫等。另外,也常因有些货主将未经检疫或检疫消毒处理的  相似文献   
57.
张朝华 《植物检疫》1993,7(4):284-28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颁布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进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大,植物检疫任务日益加重,加之国际上对检疫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有的检疫手段已不能很好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快速、准确、灵敏、实用的检疫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把我国的检疫性细菌检疫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使检疫效果的提高,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58.
鉴于流式细胞术对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的高效性,本次试验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桑树种质资源圃的90份桑树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以期获得准确的染色体倍性,为桑树育种提供数据。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制样方法为刀片快速切碎法,利用MgSO_4解离液进行解离,经过2次离心漂洗,获得单细胞核悬浮液,经染色后过滤上机检测,共收集10 000个细胞核,利用Flowjo7.6软件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染色体倍性数据和混倍体所含不同染色体倍性细胞的比值。本次试验共鉴定出桑树二倍体32份、三倍体18份、四倍体30份、混倍体10份,并对多倍体和混倍体育种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桑树的多倍体育种和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