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0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为验证在奶牛杂交群体中将品种组成和杂合度作为协变量的遗传评估理论,为奶牛杂交模式选择和杂交群体遗传评估等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奶业现状,本研究模拟了在低产荷斯坦牛群引入法系蒙贝利亚牛、德系西门塔尔牛进行杂交,采用随机交配和三品种轮回杂交模式、群体世代重叠17年的繁育过程.群体杂合度在第7年后趋于平衡,轮回杂交模式的群体杂合度高于随机交配.经过杂交,原中低产荷斯坦牛群体在产奶性能、生长性能方面都有进展,轮回杂交提高幅度相对略高.此外,利用品种效应和杂合度效应剖分杂种优势,采用单性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对模拟群体进行遗传评估,效果基本一致,都可以很好地用于杂交群体的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对荷斯坦牛中低产群体进行杂交,可实现生产性能和效益的提高,回归模型可用于多元群体的遗传评估.  相似文献   
22.
奶牛亲子鉴定应用的标记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个体的系谱错误对奶牛群体的遗传改良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造成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奶牛亲子鉴定中所用的标记和方法的研究现状,对不同类型的标记(如SNP和微卫星等)和不同的推断方法(如排除法和似然法等)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开展奶牛亲子鉴定的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牛的被毛颜色是重要的外貌性状。本研究采集北京地区401头荷斯坦母牛血样及21头公牛冻精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选取牛6号染色体上KIT基因的4个SNPs位点,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基因型。通过数码相机照相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牛的被毛黑白比例,记录乳头颜色。将基因型和表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KIT基因的G72792875T住点对被毛比例有显著影响(P〈0.05),推测KIT基因可能与荷斯坦牛的着色性状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24.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BLAD遗传缺陷的分子检测及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我国荷斯坦种公牛白细胞粘附缺陷(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BLAD)基因的携带频率。共检测了来自全国14个公牛站的587头种公牛,发现BLAD携带者8头,携带率为1.36%。对现有公牛系谱信息分析显示,携带者公牛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其中6头携带者公牛可以追溯到共同祖先Osborndale Ivanhoe。此外,本研究还对我国荷斯坦牛遗传缺陷的控制和携带者公牛的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凝血因子XI缺陷症(FactorXIdenciency)是荷斯坦牛的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缺陷。该病的遗传基础是由位于牛第27号染色体的凝血因子XI基因外显子12上发生的一段76bp序列插入。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我国13个主要公牛站的571头荷斯坦公牛的凝血因子XI基因进行了全面检测,未发现隐性有害基因携带者和纯合个体。  相似文献   
26.
为了检验国产动物纤维细度自动测量仪奥达2000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分别用进口的OFDA100细度仪和国产动物纤维细度自动测量仪对来自314只细毛羊的毛样进行测定,再对两者测得的数据作配对性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国产动物纤维细度自动测量仪奥达2000性能与OFDA100细度仪没有差异,可以代替进口细度仪OFDA100。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论述了目前各国使用的三种奶牛繁育体系(待定公牛体系、精液长期保存体系、青年公牛体系)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特别是北京市现行育种方案,比较了不同繁育体系的育种成效,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条件和价格体系,提出了对我国现行奶牛繁育体系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8.
新疆褐牛weaver位点部分序列的克隆测序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小鼠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对新疆褐牛weaver位点228bp片段特异性扩增并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与小鼠相应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2%和100%。SSCP方法检测199头新疆褐牛未发现weaver突变。  相似文献   
29.
BoLA-DQB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基因上游共检测到15种DQB URR序列。这些序列中均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W box 、X box、Y box、CCAAT box以及类TATA box调控元件,且遵循严格的空间顺序。其中W box 、X box 、Y box及类TATA box是多态的,CCAAT box是保守的,在这些调控元件之间也存在多态座位。这些多态座位的存在有可能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0.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历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能测定的重要性早就为奶牛育种者和奶农所认识。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它要早于任何其他的重要经济动物,如猪、羊、家禽等。这方面最早的证据可以在奶农的私人通讯中发现,当时他们主要评论的是日产奶量或是某一个体牛所产黄油的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