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实验将中药“病毒克”按1%比例混入鸡饲料,然后测定加药组与不加药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病毒克”能够显著提高鸡血清中抗鸡新城疫抗体效价、r球蛋白含量(P<0.05)、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P<0.01)。说明“病毒克”对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2.
离体水稻叶片划伤接种鉴定稻瘟菌的致病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瘟品种的培育和抗瘟基因布局需要快速、准确、大规模地定性水稻抗源及其后代的抗瘟基因型和稻瘟菌致病型。为此, 本研究建立了水稻离体叶片划伤接种方法。该方法依据主效抗瘟基因抵抗稻瘟菌在寄主体内扩展的特点, 通过针刺在水稻叶片上造成伤口, 避免了寄主侵入抗性的干扰, 从而有利于抗扩展性的定性鉴定。作者利用活体喷雾接种、叶片无划伤接种和本研究建立的离体叶片划伤接种等3种接种方法, 在秧苗4~6叶龄期, 对菌株12-DG-68在24个水稻抗瘟单基因系上的致病反应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叶片划伤接种的检测结果稳定、一致; 而叶片无划伤接种和活体喷雾接种的检测结果假抗性比例分别为12.5%和4.2%, 不同叶龄期的叶片间反应型不一致率达7%。此外, 离体叶片划伤接种还可利用菌丝块接种, 以鉴定分生孢子产量低的菌株的致病型。因此, 水稻叶片划伤接种是一种准确、稳定和方便的稻瘟菌接种方法, 可用于大规模定性测定水稻抗源及其后代的抗瘟基因型和稻瘟菌的致病型。  相似文献   
33.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与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三七皂苷的免疫药理学机制。正常组大鼠;实验组大鼠(左颈总动脉结扎并于术前4h肌注三七皂苷,7mg.kg~(-1))与对照组大鼠(左颈总动脉结扎用等量生理盐水取代三七皂苷)各分4h组、12h组与24h组。各组鼠大脑皮质、海马与尾壳核内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含量用LSAB法与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尾壳核与大脑皮质内nNOS含量显著下降,三七皂苷可恢复缺血脑组织的nNOS表达,并对缺血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同时,本实验还提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与图像分析系统用于免疫药理学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北京地区板栗主要病虫害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2007年,在北京周边的怀柔、密云、昌平、平谷和延庆5个区县共36个调查点对板栗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查清了北京地区板栗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在此基础上提出板栗疫病、针叶小爪螨和桃蛀螟是当前板栗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5.
紫苏籽抗大鼠血管术后再狭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紫苏籽对大鼠血管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将正常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动物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紫苏籽组(紫苏籽I组0.18 g/kg、紫苏籽Ⅱ组0.54 g/kg、紫苏籽Ⅲ组1.62 g/kg).术后30 d取颈总动脉,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籽I组、紫苏籽Ⅱ组、阿司匹林组和动物模型组血管壁组织结构基本相似,(内膜 中膜)占有率、管腔横切面积占有率均差异不显著(P>O.05);与动物模型组相比,紫苏籽Ⅲ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再狭窄程度均明显减轻.紫苏籽Ⅲ组(内膜 中膜)占有率和管腔横切面积占有率均差异极显著(P相似文献   
36.
以6年生‘沙红’和‘燕红’桃树为试材,研究不同骨干枝角度对桃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红’直立树和‘燕红’骨干枝倾斜30°的总枝量,中枝、短枝和花束状枝总和以及枝条生长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同一部位,‘沙红’直立树和‘燕红’骨干枝倾斜30°的总枝量处于较高的水平,高于其他2个处理;同一方向,‘沙红’和‘燕红’3个处理均是平侧枝总枝量最高。同一部位,‘沙红’直立树和‘燕红’骨干枝倾斜30°的果实品质好于其他2个处理;同一方向,‘沙红’和‘燕红’3个处理的结果数均是平侧枝最多;‘沙红’直立树和‘燕红’骨干枝倾斜30°的果实品质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因此,‘沙红’骨干枝适宜的倾斜角度为0°,而‘燕红’骨干枝适宜的倾斜角度为30°。  相似文献   
37.
以6年生单主干形燕红和沙红桃树为试材,研究不同部位和方位成熟果实、树皮、枝皮以及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2个桃品种树皮、枝皮以及枝条GA、IAA、ZR含量均是上部>中部>基部,树皮、枝皮和枝条中ABA含量均为基部>中部>上部,果实中ABA含量为上部>基部>中部;成熟果实中4种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树皮、枝皮和枝条;不同部位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ABA、GA/ABA、IAA/ABA、ZR/ABA值均是上部>中部>基部,成熟果实则是中部最高;不同方位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含量均是背上>水平>背下,而ABA含量为背下>水平>背上,树皮、枝皮和枝条中(GA+IAA+ZR)/ABA、GA/ABA、IAA/ABA、ZR/ABA值均为背上>水平>背下。  相似文献   
38.
一种简便易行的栗疫病菌单孢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分离栗疫病菌单分生孢子的简便易行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排除菌丝段的干扰,也适用于分生孢子器中产生微小分生孢子的其他真菌。  相似文献   
39.
通过在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0.01%28-高芸苔素内酯(HBR)SL和50%28-高芸苔·氯化胆碱(HBR·Cc)SL后测定植株农艺性状及块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探究28-高芸苔素内酯(HBR)和28-高芸苔·氯化胆碱(HBR·Cc)对干旱地区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喷施0.01%HBR SL4 000倍稀释处理显著提高了荷兰15号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地下部干质量和鲜质量,显著提高了晋薯16号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地上部干鲜质量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块茎形成期喷施0.01%HBR SL 1 500倍稀释和50%HBR·Cc SL 1 000倍稀释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晋薯16号的产量、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大薯率和块茎干物质含量,50%HBR·Cc SL 1 000倍稀释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单株结薯个数;在淀粉积累期喷施0.01%HBR SL和50%HBR·Cc SL的3 000倍和4 000倍稀释处理后显著提高了晋薯16号的产量、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单株薯块个数以及块茎干物质含量,喷施0.01%HBR SL 4 000倍稀释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荷兰15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40.
红醋栗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适应红醋栗快速繁殖方式及其应用技术,本研究以红醋栗为研究对象,从分株繁殖、基质扦插繁殖、压条繁殖以及组织培养四个方面,探讨红醋栗无性繁殖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红醋栗最佳的无性繁殖方式为基质扦插和压条繁殖。在辽西地区,红醋栗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适宜基质为鲜河沙,插穗长度15~20 cm,生根剂为"甘霖1号";生根剂较佳处理10 s,适宜扦插时间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初和4月上中旬;压条繁殖适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利用1/4"甘霖1号"生根剂原液处理的红醋栗枝条,繁殖苗综合质量较好,成活率为97.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