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85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97篇
  91篇
综合类   731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452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比较婆罗门牛和BMY牛的雌二醇(E2)、孕酮(P4)水平及胚胎生产潜力,并探讨MOET技术在BMY牛扩繁中的应用前景,采用进口激素(日本产FSH 24~36 mg+美国产PG 35 mg)和国产激素(国产FSH 10~12 mg+国产PG 0.8 mg)对全放牧婆罗门牛和BMY牛进行超排,并于超排前(同期发情第7天)、超排开始、超排第3天、超排发情当天和胚胎回收当天采集血液,采用RIA法分析血浆中的E2和P4水平。结果表明,BMY牛的黄体数和获胚(卵)数、可用胚数分别较婆罗门牛高2.09个和0.95、0.36枚,但差异不显著(P>0.05);BMY牛的排卵率较婆罗门牛高18.46%(P<0.01),而可用胚率则较婆罗门牛低2.55%(P<0.01)。BMY牛在5个处理时段的E2和P4平均值分别较婆罗门牛高0.58 pg/mL(P<0.01)和1.44 ng/mL(P>0.05),在各处理时段的P4水平变化规律几乎与婆罗门牛一致,E2/P4值为婆罗门牛的5.16倍。结果提示,BMY母牛的E2和P4水平高于婆罗门牛,在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E2水平低是婆罗门牛发情微弱和排卵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同等放牧管理和超排处理条件下,婆罗门牛及其杂种BMY牛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基本一致,具有同等的胚胎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72.
在菇渣和蛭石中分别添加有机缓释肥,采用青枯菌悬浮液(3×108CFU/ml)针刺接种研究缓释肥对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根部灌注接种研究缓释肥对番茄青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悬浮液针刺接种后,两种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均提高了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根部灌注接种后,两种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均显著降低了番茄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菇渣栽培发病程度高于蛭石栽培。  相似文献   
73.
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逐步升高。从发酵阶段上看,新鲜蚕沙发酵1周后,发酵物温度在50~60℃,桑叶明显腐烂,但桑杆没有变化。发酵30d后,颜色变暗,嫩桑杆腐解,温度在45℃左右,蚕沙结块,微生物区系中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恶臭气味。发酵45 d后,温度在40℃左右,嫩枝条腐解,粗枝条不能腐解,颜色变黑,恶臭气味明显减少。发酵2个月后,温度下降为40℃以下,粗枝条未能腐解,蚕沙转化为块状物或者粉状物,恶臭消失,颜色黑,质地粘稠细腻,达到腐熟状态。通过肥料加工,制得3种肥料即粉状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74.
杨树与叶锈菌互作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菌系Gl052和Sb052分别接种抗病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与感病太白杨(P.purdomii)叶片,对叶肉细胞核进行荧光染色观察及基因组DNA Ladder条带检测,初步探讨杨树与锈菌互作过程中的寄主细胞程序性死亡进程.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川杨受落叶松-杨栅锈菌侵染后有过敏性坏死现象,DNA Ladder检测发现有降解的DNA小片段,染色观察发现接种0.5 dpi细胞核开始发生变化,3~4 dpi细胞核裂解,7 dpi细胞核消失,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在DNA电泳图谱上观察到明显的梯状DNA条带.感病品种太白杨受该叶锈菌侵染后未检测到降解的DNA小片段,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也未明显变化,未明显表现出PCD特征.  相似文献   
75.
见其超 《北京农业》2013,(9):210-211
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从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策略方法:农业节水灌溉的制度不完善;农业节水灌溉的管理相对混乱;农民水资源节约的意识比较差;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态度松懈;专业人员水平低,技术支持不够。最后得出:大力提倡农业节水灌溉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有效避免农业节水灌溉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创新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策略方法,利用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来有效推动农业节水的高速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6.
1桑树芽瘿蚊吸食桑芽顶芯的害虫之一,双翅目,瘿蚊科。学名为Diplosis moricola Matsumura,别名桑瘿蝇。成虫形态似蚊,淡黄色,体长1.5~2.0 mm,雌比雄稍肥大。触角链珠状,14节,雌虫鞭节为圆筒形,各节具放射状刚毛两圈;雄虫鞭节分为两小结,呈哑铃状,各小结上分别具放射状刚毛和环  相似文献   
77.
针对河北省石津灌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现状,根据灌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并利用地下水位实测资料进行率定验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反应该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可用于该区域的地下水位预测。本研究利用该模型对井灌和井渠联合灌区地下水位进行模拟预测,并考虑井灌次数、井灌定额、渠灌定额等3种因素,提出了5种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方案2(对灌区采用井渠联合灌溉方式,调整灌水时间:3月份采用井灌模式,单井平均抽水量为45m3/h,5月份和10月份采用渠道灌溉模式,平均灌水定额为1 800m3/hm2)是比较合理的方案,它能有效控制灌区地下水位,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78.
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对大理烤烟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烤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下的生育期中部烟叶的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学性状、评吸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施用生物质炭可显著提高烟叶团棵期及旺长期的农艺性状与成熟期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生物质炭施用量为3.75 t/hm~2时,团棵期烟叶的农艺性状最佳;生物质炭施用量为4.50 t/hm~2时,旺长期与成熟期烟叶的农艺性状最佳。施用生物质炭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学性状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评吸质量均高于常规施肥。生物质炭施用量控制在4.50 t/hm~2时,烤后烟叶的质量最佳。[结论]施用生物质炭是促进烟叶的生长发育并改善其品质的有效措施,其最佳施用量为4.50 t/hm~2。  相似文献   
79.
尚方超 《河南农业》2019,(20):58-58
乡村治理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夯实乡村治理是实现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农民美好梦想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中原全面出彩的重要方面。因此,要真抓实干,切实拓宽乡村治理有效途径,真正实现河南省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0.
新春寄语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20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披荆斩棘,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