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内蒙古白绒山羊毛囊发育周期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绒毛的产量和绒毛纤维的质量与角蛋白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内蒙古白绒山羊(Capra cashmere)毛囊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变化规律,采用双向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一年中12个月份毛囊总蛋白质,建立了毛囊发育周期蛋白质图谱。使用质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点,并分析部分蛋白点的表达趋势。结果表明,12个月样本的2-DE图谱显示,平均每块胶上可检测到255个蛋白点,分布在pI 4~7,分子量30~85 kD;软件分析得到20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成功鉴定出12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为角蛋白(keratin,K),参与细胞生物过程并发挥生物学功能。将12个月做以下划分:11、12、1和2月4个月归为毛囊退行期,3和4月归为毛囊休止期,此时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降低;5、6、7、8、9和10月归为毛囊兴盛期,蛋白质表达量为一年中最高。初步得出K1、K5、K71和K25在毛囊发育的兴盛期表达量高,可能促进毛囊的生长发育。K83和K10在毛囊休止期表达量高,可能与毛囊的休止有关。研究建立了良好的皮肤毛囊蛋白质表达谱,分析并鉴定了差异蛋白质及其表达趋势,对于从蛋白质组学研究内蒙古白绒山羊毛囊生长和发育,寻找标记蛋白应用于绒山羊育种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内蒙古绒山羊成年期皮肤中表达的特异基因,使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成年期与胚胎期皮肤基因的差减文库,得到在成年羊皮肤中表达水平较高的44个克隆,经过测序分析得到克隆片段的21个,在Genebank中比对,其中有两个序列没有检索到相似序列,可能代表某些新基因.  相似文献   
83.
为探明角蛋白5(keratin 5,K5)在毛囊生长周期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蛋白5(K5)在内蒙古绒山羊毛囊生长周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毛囊生长初期(6月),K5低表达于毛囊内根鞘和外根鞘;在毛囊生长旺盛期(10月),K5在内外根鞘同时表达,并在外根鞘表达量较高;在退行期(1月),K5在外根鞘低表达;在休止期(3月),K5基本不表达。由于K5的表达与绒毛生长周期发育规律一致,推测K5对绒毛的周期性生长可能是通过对内根鞘和外根鞘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4.
从内蒙古绒山羊卵巢中提取总RNA,根据已发表的相近物种MTNR1 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内蒙古绒山羊褪黑素受体基因MTNR1a进行PCR扩增,结果在内蒙古绒山羊卵巢中检测到了MTN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5.
为了对内蒙古阿尔巴斯周岁绒山羊绒毛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方差组分的估计,收集了2008-2011年周岁绒山羊的绒毛品质毛细、毛长、绒长、绒细记录数据.首先,利用SAS的GLM(generalized linear model)对影响绒毛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确定,并将影响显著的因素作为固定效应.然后,根据是否考虑母体遗传效应以及个体与母体效应间是否存在相关,建立6个不同的模型,通过似然比检验确定每个性状的最佳子模型,结果表明,性状只受个体直接加性效应的影响.最后,利用WOMBAT软件的AIREML(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算法分别在单性状动物模型和多性状动物模型下进行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毛细、毛长、绒细、绒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27、0.28、0.34和0.17,均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间存在中等或较小的遗传相关,变化范围-0.40(毛长和毛细)~0.45(毛细和绒长).  相似文献   
86.
Homeobox基因对毛囊生长发育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Homeobox(Hox)基因作为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在调节动物体轴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Hoxc13基因被首次证明与毛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后,Hox基因家族其他成员也逐渐被认为在毛囊生长发育与周期变化过程中充当着一个重要角色。作者综述了Hox基因在毛囊生长中的作用机理,为今后绒毛用动物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7.
下一代测序技术凭借其高通量的特点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转录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畜禽转录组学的研究是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文章综述了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转录组学的研究概要,重点介绍了下一代测序技术在畜禽转录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下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化感作用由于在农业和林业上有着巨大的潜力,成为今年来各国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如栽植、收集、分离方法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目前温室黄瓜的采摘方式主要为人工采摘,存在工作环境差,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为面向机械化采摘,结合平面连杆与铰链弹簧联动结构,设计一种气力驱动的黄瓜梗剪切装置,并且对该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针对黄瓜梗剪切装置参数变化对剪切效果的影响,对不同成熟度的黄瓜进行实际数据测量与分析,且进行剪切试验,对成熟度、刃口倾角、削切角、斜切角等参数对黄瓜梗剪切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熟中期(开花两周左右),黄瓜瓜梗更易被剪切,且此时黄瓜生长的各项参数达到峰值,而在成熟晚期(开花三周左右),黄瓜梗剪切所需气动力较大,剪切较为不易;当刃口倾角为8°~26°,且削切角与斜切角为0°时,剪切所需的气压压力逐渐减小,滑切效果逐渐增强,同时剪切性能增强;当削切角为0°~45°、刃口倾角为26°、斜切角为0°时,剪切瓜梗所需的气压压力随着削切角的增加而增加,当削切角为0°时所需气压压力比其他角度更低,剪切效果较好;当斜切角为0°~45°、刃口倾角为26°、削切角为0°时,剪切瓜梗所需的气压压力先降低后增加,且增幅渐大,当斜切角为15°时,所需气压压力较其他斜切角更低,剪切效果较好。根据以上研究,为黄瓜的采摘时间与气力驱动的黄瓜梗剪切装置的参数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构,在胎龄85~95d达到最厚;真皮厚度在胎龄95~125d增长幅度较大。胎龄55d见到初级毛囊原始体,胎龄65d见到次级毛囊原始体,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胎龄85d见到皮脂腺,胎龄95d绒、毛开始形成,见到汗腺,有粗毛长出体表,绒毛在胎龄115d长出体表。各部位初级毛囊在胎龄95~115d增长速度较快,次级毛囊在胎龄105~125d增长速度较快;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75~85d最大,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05~125d达到最大,S/P在胎龄115d至初生时达到最大。胎龄105d已经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