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不同复合酶制剂添加到日粮饲料中对新生肉雏鸡营养物质代谢率、屠宰性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1日龄健康的罗斯肉鸡39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为6个重复,每13只鸡为一个重复,共计42 d试验。设3期日粮,其中对照组为基础日粮(代谢能依次为13.87、14.44、15.17 MJ·kg-1),分别在试验Ⅰ、Ⅱ、Ⅲ、Ⅳ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0.2 g·kg-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制剂均能显著提高肉鸡的营养代谢率,尤其是酶制剂Ⅳ组显著提高Ca、P、CP、DM、NDF和ADF的消化率;饲喂酶制剂Ⅰ、Ⅱ、Ⅲ、Ⅳ组显著提高肉鸡的半净膛率、全净堂率、胸肌率和腿肌率,且酶制剂Ⅳ组效果最佳;饲喂酶制剂Ⅰ、Ⅱ、Ⅲ、Ⅳ组显著提高新生肉雏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腺比,降低隐窝深度,且酶制剂Ⅳ组效果最佳。结果说明,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均能改善肉鸡的营养代谢率和屠宰性能,促进肠道的生长发育,其中酶制剂Ⅳ组饲喂效果最佳,其次是酶制剂Ⅲ组。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究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绵羯羊瘤胃发酵指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6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8±1.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羯羊,采用体外采气法,以基础日粮为底物,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蒜素100、300和500 mg,筛选出最佳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蒜素对体外发酵pH值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大蒜素100、300和500 mg均显著提高了体外培养液中BCP(P<0.05)、氨态氮(P<0.05)和丙酸(P<0.05)浓度,显著降低了乙酸浓度(P<0.05)和乙酸/丙酸(P<0.05);并对甲烷产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因此,添加300 mg大蒜素对上述指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采用1×5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添加7%、12%、17%和22%水平菜籽饼替代部分豆饼对雏鸡生长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得出,添加菜籽饼对雏鸡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全期试验中雏鸡体重、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以70%菜籽饼水平组雏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4.
本实验以珍禽贵妃鸡为实验动物,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山楂、决明子,来研究山楂、决明子对十二指肠的组织学影响。方法是取贵妃鸡十二指肠制成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山楂组和决明子组对十二指肠肠绒毛及微绒毛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5.
随着饲料行业的飞速发展和饲料的深入研究,颗粒饲料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已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近年来,颗粒饲料生产发展迅速,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趋势,尤其是在禽类、单胃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在反刍动物中鲜有报道,文章介绍了全价颗粒饲料的加工工艺及在羊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全价颗粒饲料的推广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乳果糖的工业生产主要是乳糖在碱性溶液中通过化学法获得,由于考虑到环境污染和繁琐的分离过程,所以酶法催化合成乳果糖一直被视为更好的选择。本文介绍了化学异构法和酶法催化合成乳果糖的方式,并对乳果糖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乳果糖生产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乳果糖的后续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为辅助抗菌药物进入动物细胞杀伤胞内致病菌,本试验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猪小肠上皮细胞的穿透肽。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4轮体外生物淘洗,得到与猪小肠上皮细胞结合的多肽;经过4轮减数筛选,噬菌体回收率逐渐提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单克隆噬菌体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亲和力,亲和力≥2的为阳性,将阳性噬菌体克隆提取DNA,将高重复率序列合成细胞穿透肽,同时合成与其氨基酸序列及结构相同但组合顺序不同的对照多肽,荧光FITC标签连接。检测多肽的抑菌活性、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穿透肽的穿透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穿透肽在胞内的定位及强度。结果表明:4轮筛选噬菌体的回收率增长283倍;ELISA检测显示,随机挑选30个单克隆噬菌体,17个为阳性克隆;DNA测序得到2条高重复序列,SAYKMMA命名ICPP1和SSSISGL命名ICPP2;穿透肽及对照多肽无抑菌活性,溶血性较好,安全无毒对细胞活力无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ICPP1和ICPP2可穿透猪小肠上皮细胞膜,且ICPP1表现出更强的穿透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ICPP1的胞内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来源的淀粉其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不同,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值越高,其越难在小肠内被消化;高直链支链淀粉比值日粮会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繁殖;高直链支链淀粉比值日粮同样可以增大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其二者的比值。文章就不同直链支链淀粉比对动物肠道内淀粉消化、肠道菌群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抗菌肽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48只7日龄公羔羊,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平均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300 mg/kg金霉素,三倍体组饲喂基础日粮+300 mg/kg三倍体抗菌肽CC31,单倍体组饲喂基础日粮+300 mg/kg单倍体抗菌肽CC31。试验全期饲喂代乳粉,自由采食开食料。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测定羔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羔羊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可提高粗蛋白和干物质的养分利用率,促进机体对蛋白的吸收;提高血清球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