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好肉用种鸽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肉鸽增重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要养好肉鸽必须首先选好肉用种鸽。选购肉用种鸽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1.选良种 饲养良种肉鸽是获取高效益的重要因素。目前肉鸽良种主要有美国王鸽、中国石岐鸽和比利时贺姆鸽以及香港杂交王鸽等,这些鸽种抗病力强、生长快,是较为理想的肉鸽品种。  相似文献   
12.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柠檬酸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多数规模化养猪场对仔猪都实行了早期断奶,断奶日龄一般为28日龄或35日龄。但早期断奶也给仔猪带来食欲差、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腹泻等后果,最终导致生长抑制。克服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柠檬酸来观察对断奶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3.
瘦肉型猪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适宰期大约克,长白纯种猪,社长大,长大,汉长大,大杜长,长大二(二花脸)杂种猪进行屠宰测定和肌肉品质常规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数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不存在非常显著的组合间差异。胴体品质总体而言比国外瘦肉型猪略差,但肌肉品质倨于国外报道的肉质性状。长大二三元杂交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与其它组合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用PCR-RFLP法检测了大约克和大长(大约克×长白)母猪的RYR1基因。它具有NN、Nn、nn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79、0.16和0.05;N和n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8和0.12。该基因处于非遗传平衡状态。携n等位基因可降低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对繁殖性能有不良的遗传效应,有必要从母猪群中清除该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5.
对香猪不同日龄、不同部位的肉质特性和肌纤维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之间pH、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及不同日龄之间背最长肌熟肉率和肌二头肌失水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肌纤维横截面积则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测定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汉长大[汉普夏×(长白×大约克)],大杜长[大约克×(杜洛克×长白)],长大二[长白×(大约克×二花脸)]等4个三元杂交组合的日增重、料重比、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估测其综合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杜长大的综合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中国梅山猪引入日本后,日本的中国原产猪研究组对中国梅山猪的饲养、繁殖、肌肉化学成分和杂交利用的研究成果,以及肌肉化学成分与兰德瑞斯猪的对照。  相似文献   
18.
肉鸽生产采用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从而使产鸽孵化时压破种蛋率减少了10.5%,防止鸽蛋被粪便污染,使死胚率降低了15.8%,提高仔鸽出雏率15.7%,因而大大地缩短产鸽的产蛋周期,提高产蛋率;乳鸽采用人工哺育,使三、四周龄的乳鸽体重提高5.0%和9.4%,增加出售乳鸽的体重和数量,提高乳鸽的收购价格和鸽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农村畜牧业的构思与实践张牧(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响水县是江苏省东北部的贫困小县,50万人口,80万亩耕地。是什么“妙法”使它的畜牧生产模式一下子闻名全省的?1.新的构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响水大地,1988年江苏...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石林县种植和市场需求的的辣椒品种,2018年引进了148个辣椒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经销售商实地查看,结合市场需求,选定13个品种作为不同市场需求供给的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