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载体,因此建立健全城市的园林绿化体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青岛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园林绿化建设不但要注重绿地总量的提升,还要提高其观赏性和艺术性,要重视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实现城市与乡村功能互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2.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初步建立了农村居民商品能源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村住宅商品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与现有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能源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并都间接影响农村居民住宅商品能源消费行为;(2)农村居民的态度与主观规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利于能源政策制定者制定社会节能策略,对鼓励农村居民可持续能源消费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水热条件变化后不同种源栓皮栎幼苗光合生理性状的差异,为栓皮栎优良种源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5个地理种源(北京平谷PG、河南内乡NX、湖北秭归ZG、江西永修YX和湖南城步CB)的栓皮栎种子,选择在其自然分布南缘以南的生境(广东鹤山,HS)下进行培育,测定不同种源栓皮栎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纬度CB种源栓皮栎的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显著高于中高纬的ZG和PG种源(P0.05);YX种源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高,而ZG种源的最低;NX和CB种源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显著高于YX种源。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0)在各种源间均差异不显著,表明各种源栓皮栎均能较好地适应水热丰沛的新生境。同时,各种源栓皮栎在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Rubisco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光呼吸速率(Rp)、生长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如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等均差异不显著。[结论]各种源栓皮栎光合生理性状的异同与其自身遗传因素和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5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在辣椒及其种植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研究,以评价烯酰吗啉和唑嘧菌胺混配型杀菌剂施用于辣椒时的安全性。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此类杀菌剂在辣椒和种植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情况。目标物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烯酰吗啉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4.6 d,6.6~12.8 d,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4~0.58 mg·kg~(-1),0.01~0.98 mg·kg~(-1);唑嘧菌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4~23.3 d、3.6~7.0 d,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6~0.27 mg·kg~(-1)和0.01~0.18 mg·kg~(-1)。结果显示,烯酰吗啉和唑嘧菌胺在辣椒及其种植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T 2763-2016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正确规范使用时不会在辣椒及其土壤中造成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5.
为使园林建设服务于社会 ,阐明了“文化建园”的基本涵义 ,根据鲁迅公园的现状和历史沿革 ,以鲁迅公园改造为例 ,探讨了文化在公园建设中所包含的内容及发展方向 ,论述了景观、生态、文化、艺术是现代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6.
【目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糯稻品质的关键性状,旨在剖析其遗传基础对稻米品质改良的重要意义。【方法】构建‘品糯R191/金贵丝苗//金贵丝苗///金贵丝苗’的BC2F4和BC2F5回交遗传世代群体,在携带wxwx基因的遗传背景下,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利用GSR40K水稻基因芯片对双亲和高、低池群体进行SNP分型,并根据分析结果锚定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候选基因。【结果】定位到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2个候选基因区段,位于5号染色体0.04~0.37 Mb和12号染色体17.53~24.09 Mb。从12号染色体候选区间中筛选出14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和SNP标记,利用QTL IciMapping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在3种环境及不同世代下,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ICIM)进行QTL定位,在N21774~A24633区间检测到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QTL qAC12,区间距离为3.46 Mb,对直链淀粉含量贡献率均值为14.10%,加性效...  相似文献   
57.
为探明冀东典型地区设施土壤性质及养分特征,对唐山市和承德市的设施大棚进行了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pH平均值为6.20~7.49,以中性或碱性土壤为主,酸性土壤所占比例为26.32%.全盐含量平均值为2.55~9.30 g/kg,74.74%的土壤为盐渍土.滦南县和乐亭县同时存在较高比...  相似文献   
58.
番茄及土壤中百菌清残留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了天津、吉林两地百菌清在番茄果实及土壤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上,百菌清的半衰期为3d,10-11d可降解90%以上;在土壤中,百菌清的半衰期为5~7d,16-24d可降解90%以上。最终残留试验的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和高剂量分别施药3次和5次,于最后一次施药后的1、3、7d进行采收,番茄上百菌清的残留量分别为0~0.936mg/kg,符合国家标准GB2763的规定。  相似文献   
59.
植物缺铁性黄化病已成为世界领域内一大难题,现在的防治方法各有利弊。丛枝菌根能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研究丛枝菌根对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机理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功能性吸收障碍与土壤中植物有效铁含量低两个方面对植物缺铁性黄化病治病机理进行综述,同时从增加土壤铁的有效性和影响植物生理状态的角度阐述了丛枝菌根对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可能机制,并从AMF菌根种类、植物种类、土壤环境因素方面综述了丛枝菌根对植物铁元素吸收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对AMF接种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AMF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0.
为适应人们对安全美味肉品的需求,文章总结了最近5年应用于猪生产改善肉质的植物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应用于猪生产可改善肉质的天然植物可分为药用植物、可食用植物、经济用植物三大类。天然植物可通过改善风味氨基酸组成、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而改善肉的风味和嫩度。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改善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而改善肉质,降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改善嫩度。可用于改善肉质的植物种类很多,但其应用效果与使用量相关,因此,需要探讨各种特色植物的适宜使用量。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植物对肉质的影响,对机制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大多集中于抗氧化功效。未来应结合当地植物资源,通过植物及其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的有效沉积,探讨开发特色食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