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56篇
  62篇
综合类   936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77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Cu是土壤和食品检测中重要的重金属残留指标.试验在盆栽干旱条件下,孕穗期对杂交水稻组合‘B优827’进行浇灌CuSO4处理,研究Cu对杂交水稻耐旱性的影响及其在土壤和水稻籽粒中的残留.结果表明:孕穗期施用50mg·L-1CuSO4水溶液后干旱处理较对照干旱处理单株产量提高52.7%、穗实粒提高37.5%、千粒重提高8.3%.同时施用适量的Cu对精米和土壤中Cu残留影响不最著.  相似文献   
992.
采用SSR标记辅助选育具有Xa22(t)的云南高原粳稻新种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原粳稻新品种滇粳优1号为轮回亲本,携带Xa22(t)基因的云南地方稻种扎昌龙为供体亲本,回交后代BC3F1290株和BC3F2290个株行为供试材料,采用与Xa22(t)紧密连锁标记RM224及其它11对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290株BC3F1个体在RM224位点上杂合基因型个体的比率为21.04%;其它11对SSR.标记位点的轮回亲本纯合基因型个体比率平均为93.07%,但不同染色体标记位点上纯合基因型的比率不同。用云南高原粳稻上的白叶枯病优势菌株YH24对亲本、BC3F1单株和BC3F2株行接种鉴定,BC3F1中RM224位点上杂合基因型的61个植株表现为抗至中抗,RM224位点上滇粳优1号纯合基因型单株都表现为感病;由RM224位点杂合基因型BC3F1单株衍生的61个BC3F2代株行表现为抗、感分离。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叶绿素仪SPAD值筛选耐低氮水稻种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低氮限制条件下,对低氮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SPAD值来很好地反映。本文以农业部948项目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采用的151余份国内外代表性种质为供体亲本、云南省育成的优质品种滇粳优1号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形成的5500个株行为材料,在田间自然缺氮条件下,以水稻植株叶绿素计SPAD值作为耐低氮能力评价指标,以不同试验地点SPAD值的相对值为参考评价指标。最终筛选出Madhukar、UPR191-66为耐低氮基因型种质。  相似文献   
994.
野生花生遗传物质渗入到栽培种的分子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花生属野生种具有高抗严重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病虫害的优良基因,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A.correntina对锈病、斑驳病毒病、PStV、蓟马、蚜虫、叶蝉、螨虫、玉米螟等多种病虫害也具有抗性.19份由珍珠豆型农家品种贺粤1号与A.correntina经可育性杂交获得三倍体F1代,F1代再经过人工染色体加倍、回交和多代自交选择,形成的能稳定遗传且性状优良的四倍体新品系,4份栽培品种和野生亲本A.correntina共24份材料用于SSR分析,40对SSR引物中有3对引物PM36、PM50、PM305,能在部分杂种后代(PM36:T60;PM50:J17、J20、J22;PM350:J7、S11、T62)中稳定地扩增出野生亲本的特异谱带,表明这些材料整合了野生亲本的遗传物质.SSR特异谱带可以作为这几份材料中野生亲本A.correntina的特异遗传标记.此外,有两对引物PM36、PM106能在一些杂种后代中扩增出父母本没有的DNA条带,使SSR分子标记表现出非共显性.  相似文献   
995.
甘肃省退耕还草后畜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甘肃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需要处理好种草与养畜之间的关系,做到种草养畜两不误.应以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和开发优良畜种为基础,组装配套现有成熟的各项实用技术,大力推广舍饲养畜及快速育肥技术,通过技术培训、科普宣传和试验示范,规范生产,以市场开发为手段,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传统的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走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道路,使草与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短柄草Brachypodium sylvaticum-密生苔草Carex crebra草地2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该草地共有植物 70 种,分属 20 科 46 属.短柄草是优势种,占草群密度的45.5%;密生苔草为亚优势种.从地上植物量来看,短柄草产量在各月均居首位,所占比率为14%~29%,密生苔草占5.4%~16%.草地生产力月动态变化曲线呈单峰形,6-7月是地上植物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217.9 g/m2).全年单位面积载畜量为2.388个羊单位/(hm2*年),青草期5-10月各月理论载畜量分别为:4.6,9.3,17.4,28.1,21.2,11.6个羊单位/hm2.  相似文献   
997.
草本植物对土质路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及水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草本植物不同覆盖度土质路面的径流水动力学特征以及路面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路面径流的弗劳德数和雷诺数属层流的急流范畴,并且二者与径流流速及过水断面单位能量相同,均随草本植物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而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以及曼宁糙率系数则均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覆盖度土质路面上,径流量随径流时间急剧增大后趋于稳定,且二者符合移轴双曲线关系,而输沙率则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土质道路的水分入渗率逐渐增大,而径流量、输沙率及含沙率均逐渐减小。该研究表明土质路面种植的草本植物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为阐明草本植物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卡亚(Cnidoscolus aconitifolius)为对象,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木质化程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种类、浓度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砂基质扦插效果最好,扦插8d后生根,生根率达95.3%,平均生根数为35.2条,平均根长为3.56条;不同木质化程度的穗条扦插效果存在差异,以顶芽(嫩枝)扦插效果最好;添加ABT的处理生根率高于添加IBA、NAA的处理,ABT、IBA、NAA等3个不同激素浓度为2000mg·L-1的处理生根数最多,从成本和配制难易程度来看可选择浓度为500mg·L-1的ABT作为卡亚扦插的最佳适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四川省境内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表面藻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选取4个藻类生长比较典型的地点,对4地RTV涂料绝缘子上生长的藻类进行实地取样,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形态进行初步鉴定,并进一步使用18S r DN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通过显微观察发现,4地优势藻类均为单细胞球状绿藻;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雅安藻种属于渡边球藻分支,与Heterochlorella luteoviridis亲缘关系较近,在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分别为86%、79%、1.0,将其初步鉴定为Heterochlorella sp.SCYA1;广安藻种属于Elliptochloris,与Elliptochloris subsphaerica的18S r DNA序列碱基没有差异,在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分别为97%、99%和1.0,故确认其为Elliptochloris subsphaerica SCGA8藻种;巴中和南充藻种都属于栅藻属,两者亲缘关系很近且序列只有2个碱基差异,MP、NJ和BI树中的支持率比较高,分别为93%、98%和1.0,将其初步鉴定为Scenedesmus sp.SCBZ5和Scenedesmus sp.SCNC7。[结论]4地变电站RTV涂料绝缘子上的优势藻种不全是同一种藻,生长于四川省境内RTV涂料绝缘子上的藻类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00.
磷通常被认为是水体藻类生长第一限制因子,水体中磷的质量浓度对藻类生长与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多甲藻(Peridinium umbonatum)是淡水甲藻水华常见的种类,而磷对其影响的研究甚少.以多甲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无机磷源对多甲藻的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磷质量浓度的增加,多甲藻的吸光度(OD)也增加.从培养期的第11d开始,磷质量浓度为0.1和0.6 mg/L处理下的多甲藻的OD值高于无磷(0 mg/L)与低磷(0.005,0.02 mg/L)处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当磷质量浓度为0.005mg/L与0.02mg/L时,PSII单位反应中心(RC)耗散掉的能量(DI_0/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并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_0/RC),单位反应中心传递到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能量(RE_0/RC),单位面积(CS)吸收的光能(ABS/CS_0),单位面积的热耗散(DI_0/CS_0),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_0/CS_0),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_0/CS_0),单位面积传递到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能量(RE_0/CS_0),吸收的能量传递到电子链末端的量子产率(R_0)与无磷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磷质量浓度高于0.1mg/L时,荧光参数与无磷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了高磷处理(0.1,0.6mg/L)显著促进了多甲藻的生长与光合作用,而无磷与低磷条件则对甲藻的生长与光合产生一定胁迫,也暗示了磷质量浓度的变化可能影响多甲藻水华的发生及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