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正近年来,寿光市发展智慧农业成效显著,积极推进物联网基地建设,推广蔬菜"云棚",加强物联网技术开发和设备改造;力推农业大数据建设,先后筹建寿光市农业智慧监管与服务公共平台、中国寿光蔬菜视频云校、全国蔬菜大数据中心,开发区块链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52.
以虚拟养老院为例,研究了虚拟社区成员的信息化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机制、方式、对策;探讨了虚拟养老院信息化服务模式设计,从老人特殊服务需求出发,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萘乙酸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璇  闫征 《山西农业科学》2014,(11):1172-1174
为了研究萘乙酸在黄瓜中的残留量,建立了黄瓜中萘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用乙腈提取后过C18固相萃取小柱,用甲醇∶水∶磷酸为60∶40∶0.35的流动相洗脱,用C18液相色谱柱和带有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添加水平在0.02,0.1 mg/kg下回收率为90%~110%,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4.
阐述了盐城市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的必要性,回顾了耕地质量建设的现状,分析了耕地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建议:要抓好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粮田建设、有机肥推广应用、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质量管理效能,全力推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5.
刑罚个别化由刑事实证学派创立,与特殊预防论和人身危险性概念的提出密切相关。实证学派的发展使得刑罚个别化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随着刑事古典主义学派与实证学派观点的相互妥协和借鉴,刑罚个别化应当纳入古典主义学派的合理主张,由人身危险性的单一刑罚裁量标准发展为以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双重裁量标准;由单纯以预防犯罪为目的发展为兼顾报应与预防目的的实现。刑罚个别化在现代刑罚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不可否认,既是实现刑罚正义性、刑罚裁量公正性的必要条件,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下位概念,是落实罪刑相适应原则必不可少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56.
通气灌溉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2种不同量的空气(以土壤孔隙率50%为参照标准,设0.8,1.2二个通气系数),与3种不同的土壤水分(60%~70%、70%~80%、80%~90%田间持水率)结合,以不通气灌溉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通气处理可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且除T2(通气系数为1.2,60%~70%田间持水率)处理外,其余通气灌溉处理的产...  相似文献   
57.
柞蚕脓病是一种由核型多角体病毒浸染而引起的暴发性传染病,是危害柞蚕生产3大病害之一。该病在吉林省发病较为普遍,一般年份由该病造成的减产在20%左右,重的年份减产50%以上。卵面消毒技术在全省推广后,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了柞蚕  相似文献   
58.
河西走廊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棉花主产区,棉花年播种面积6.7万公顷。近年来,随着棉花面积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轮灌周期延长,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从新疆引进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并结合本地栽培特点进行了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2005年在敦煌、金塔两县(市)示范27.2hm2,平均每公顷皮棉2122.5kg,与传统大水漫灌方式相比,产量提高9.9%,节水40.8%。1播前准备1.1深耕深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机翻27cm以上,做到翻垡均匀、不漏耕,有条件的可将农家肥耕翻入土,安根水前将土地整平,保证土壤疏松,便于滴水渗入使作物吸…  相似文献   
59.
氧化亚氮(N2O)是重要的农业源温室气体,菜地土壤施肥量高、施肥次数多,且肥水同期,是重要的N2O排放源。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测定在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菜地土壤施用铵态氮肥后3周内N2O排放动态,利用不同气体抑制剂(低浓度乙炔、纯氧、纯氦、纯氧+乙炔)对N2O排放过程抑制效果各不相同的特点,经合理组合计算得出自养硝化、硝化细菌的反硝化、生物反硝化等主要过程对土壤N2O排放的相对贡献及其动态,以探索菜地土壤施用铵态氮肥后土壤N2O排放的来源及动态。结果表明,(1)在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菜地土壤施用铵态氮肥后2d内(48h内)的N2O排放通量最高,为314.4ng·g-1·d-1,到第4天时N2O排放通量已迅速降至前两天的1/6,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排放通量不断降低。(2)自养硝化作用是菜地施用铵态氮肥后N2O排放的主要来源,施肥培养后2周内的贡献率在50%以上,2周后其贡献率降至40%左右。(3)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主要在施铵氮后2d内,其贡献率达44%,之后其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4%~27%。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随着土壤中铵态氮含量的下降和硝态氮含量的升高而逐渐从开始时不到1%增至30%,但由于施肥培养2周后N2O的排放通量绝对数值很低(仅为施肥后2d内排放高峰的1/20),故其对N2O排放的贡献有限。土壤N2O排放通量及其来源与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施用铵态氮肥后土壤短期内呈现酸化趋势。因此,合理控制硝化作用是有效控制菜地土壤N2O排放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0.
角规是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因其调查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所以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在严密证明角规测树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杆式角规的设计误差,并提出修正方法,使角规原理与工具设计相统一,进一步完善了角规测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