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2篇
  23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对本体论的定义、构造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利用农业信息本体构造工具来构建农业本体,使农业信息得到更好的利用、共享和处理。  相似文献   
112.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发产品(水发海参)中甲醛含量,分析和评估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建立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处理,认为影响水发产品中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是试验重复性操作的过程、标准工作液及蒸馏液浓度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3.
陕北仁用杏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陕北仁用杏基地建设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4.
黄芪皂苷的三种提取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并比较三种不同皂苷提取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分别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正丁醇萃取法和KOH回流提取法制备供试品.以氯仿-甲醇-水为展开系统,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显示,大孔树脂吸附法、正丁醇萃取法和KOH回流提取法三种方法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077 68%,0.055 78%,0.069 53%.结果显示大孔树脂法提取黄芪所得黄芪甲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5.
将7 mL全血去血清后的血凝块用携带不锈钢均质头的均质器裂解后,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处理至无血凝块存在,得到1 mL左右的白细胞提取物,可较完全地去除红细胞成分。白细胞提取物提取的DNA成分经凝胶电泳分析,可得到较清晰的DNA条带。用牛特异性引物从所有血凝块扩增出271 bp的牛特异性条带,用血凝块处理后的细胞沉淀添加病毒悬液提取的DNA作BHV1病毒gB-PCR检测,结果显示添加BHV1的血凝块样品均出现478 bp的BHV1-gB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116.
几种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1.1子宫炎主要由于配种(主要是人工授精)时或分娩后未按规定操作,消毒不严格引起子宫内细菌污染,以及产后胎衣不下或部分滞留之故。在正常情况下子宫黏膜具有天然防御功能,即使侵入少量细菌也不会引起炎症。当母猪在不良的管理和营养条件下,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侵入后急剧繁殖而致病。1.2断奶后不发情绝大多数是由于卵巢机能不全引起及卵巢囊肿和黄体残留所致。也有的是哺乳期间营养成份不均衡,采食量偏低,过分失重,断奶时体况不良造成的。1.3配种后不受胎交配后21d前后再发情的母猪属…  相似文献   
117.
乳腺炎是哺乳期母兔的常发病,多发生于产后1~3周。常因母兔营养过剩引起乳房积乳,或因乳头受伤导致细菌感染而发病。临床以乳房红肿、充血、发热、食欲减退、体温升高、拒绝哺乳为主症。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草药治疗本病136例,除9例配合手术及抗生素治愈,3例因败血症治疗无效死亡外,治愈124例,治愈率达91.2%。1治疗方法发病初期,病兔乳房红肿、充血、发热,乳部皮肤下可触及粟粒状结节,体温正常或略高,全身症状轻微。可取下列中药外敷:五灵脂30g,一枝蒿30g,冰片10g,食盐15g,食醋适量。先将前两味药磨成粉状,加入冰片和食盐搅拌均匀,再用热醋调…  相似文献   
118.
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猪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是猪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临床实践中按西医传统疗法,应用抗菌素(青霉素、磺胺类),配合强心剂(C、N、B和樟脑磺酸钠等),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易产生抗药性和副作用,并常伴有预后不良。而用中药治疗可避免上述反应,并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等优点。笔者应用清疹汤加减治疗猪丹毒,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9.
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肇州县新福乡新福村某养鸭场孵化雏鸭3000只,在草甸上饲养,于5日龄曾注射过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双价苗,当饲养至15日龄时开始发病,期间用土霉素治疗,但不能控制疫情,然后到县防疫站就诊。  相似文献   
120.
1发病情况黑龙江省肇州县新福乡新福村某养鸭场孵化雏鸭3000只,在草甸上饲养,于5日龄曾注射过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双价苗,当饲养至15日龄时开始发病,期间用土霉素治疗,但不能控制疫情,然后到县防疫站就诊。2临床症状病初,幼鸭精神沉郁,缩颈呆立,闭目昏睡,不愿下水,食欲减退,眼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