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七五”期间东海区三省一市对海洋捕捞作业进行了调整。现根据调查资料对东海区海洋捕捞作业调整与资源利用问题作一探讨.鉴于“七五”期间国营海洋渔业的捕捞作业方式无大变化,故本文主要探讨东海区群众海洋捕捞作业调整与资源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园林花卉苗木繁育是培育园林花卉苗木的主要途径。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在苗木繁育中,从播种、分生、压条、扦插和嫁接繁殖等方面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室内土培试验,选择菲、芘作为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代表污染物,土壤酶作为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指标,探讨菲、芘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菲、芘单一污染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升高,高浓度降低的趋势,在复合处理中该酶的活性也出现低浓度升高,高浓度下降的趋势,菲的浓度为200mg/kg与菲组合处理时,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相较于单一污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部低于空白组.菲、芘单一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与多酚氧化酶基本一致,在复合处理中菲浓度为0-200mg/kg时,随土壤中芘的浓度的增大都出现了土壤脲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以上结果提示:菲、芘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且复合污染的强度大于单一污染.  相似文献   
14.
张秋华 《海洋渔业》1986,8(2):90-90
印度的渔业产量已名列世界第八位。1983-1984年其年产量为260.4万吨,其中海水产品160.4万吨,内陆淡水产品100万吨。在1971-1981年的10年间,印度渔业产量增长了32%,而在此期间世界渔业产量的增长率为13.2%。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置于山西省孝义铝矿废弃地复垦区,采用施肥及轮作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铝矿废弃地复垦过程中不同管理措施对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δ13C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以有机+无机肥为最佳施肥方式,与对照相比,在前茬种植晋豆28和晋豆25条件下,土层0~20cm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85、1.35g.kg-1,土层20~40cm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50、1.45g.kg-1;与前茬种植晋豆25的轮作方式相比,前茬种植晋豆28处理的土壤δ13C值普遍偏低;玉米籽粒δ13C值显著高于秸秆,说明玉米籽粒比秸秆更容易富集13C,但玉米籽粒和秸秆的δ13C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豆科作物-玉米轮作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豆科作物,前茬晋豆28和晋豆25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为64.82%、60.64%。以上结果表明,在铝矿废弃地的复垦过程中,采取施肥配合轮作的管理措施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园林植物的合理应用能够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园林植物的搭配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针对如何创建园林城市和如何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以铁岭西丰县诚信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结果为依据,详细调查了保护区内污染源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了水源保护区内工程及管理措施,以期为西丰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北山梅花不同繁殖方式试验地统计、分析、比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东北山梅花最佳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为东北山梅花的规模化快速繁育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位样方调查法和牧草收割法对五台山蓝花棘豆-苔草草甸和白羊草草丛的群落学特征、生物量和优势种的株高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群落的总生物量分别为7282.98和4184.68g/m2,其中地上部分(茎、叶、花)生物量分别为1018.34和890.08g/m2,地下部分(细根、中根、粗根)生物量分别为6264.64和3294.6g/m2。此外,对2个群落的优势种蓝花棘豆、苔草、白羊草和黄背草从返青期到开花期的株高动态采用Logistic拟合,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而在成熟期和枯萎期,蓝花棘豆和苔草的株高由于种子脱落或顶端茎秆干枯折断而迅速降低,不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