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8篇
  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以高产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传统分期施肥(NP,364.5 kg/hm2)、氮肥一次性基施两种氮肥施用方式,N0.8(291.7 kg/hm2)、N0.9(328.1 kg/hm2)、N1.0(364.5 kg/hm2)、N1.1(401.0 kg/hm2)、N1.2(437.4 kg/hm2)共5个施氮量处理(氮肥一次性基施),不施肥(N0)为对照,研究其对春玉米地上部分农艺性状特征、子粒品质、产量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的供给显著改善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适宜氮素供给地上部低位节间机械强度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及蛋白质含量和生产效益显著提高。适宜氮素供给调控下,显著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条件,氮素营养供给的时间和供给量与需求相匹配,倒伏率显著下降。改变传统的分期施肥为一次性缓释氮肥基施供给,施肥量在原施肥量的90%以上,协调氮素营养的供给与需求,显著提高地上部低位节间机械强度,产量和生产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2.
仔猪腹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难题。特别是早春季节气候交替,外界应激较强,更易加重仔猪腹泻的发生,轻者生长停滞.重者可导致脱水死亡。因此,对春季断奶仔猪应加强防护,以降低其发病率,提高仔猪生长速度,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3.
随着目前国家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视,城乡物流量迅速发展.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桂北地区的城乡物流发展迅速.利用城乡协同理论,分析了桂林市城乡物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其建设策略,对于桂北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青贮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贮玉米品种龙辐2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处理之间生物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各处理的生物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确定该青贮玉米品种的最佳密度为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55.
针对拖拉机在田间作业的复杂状况,分析了影响拖拉机换挡的因素,介绍了拖拉机自动换挡神经网络控制和挡位辨识原理。利用神经网络芯片ZISC036和PIC17C42单片机,建立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控制器。通过MATLAB样本数据仿真表明,该控制器可以较好地实现挡位辨识,从而为拖拉机自动换挡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一种基于GIS的农网网损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GIS系统数据存储方式的特点,重新定义了新的数据表格式,并将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定义特殊的节点数据结构,加快了潮流计算速度,进而进行网损计算;采用Visual C^#开发了相应的应用程序,并成功应用到某实际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57.
为了检测高茬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田间作业适应性能,对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开展水稻秸秆田块的田间试验研究,得到该机具对田块及秸秆的适应范围;开展机具结构参数(刀辊结构),作业参数(前进速度、刀辊转速、耕深)等因素对耕整作业性能的田间试验研究,获取该机较优作业参数范围,为机具的田间作业提供参考;进行机具实际应用调研测试,为机具的进一步优化设计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鲜食糯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食糯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鲜食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机械播种施肥技术、机械除草施药技术和机械化收获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无害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9.
宋威  张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59-16261
[目的]了解斑点叉尾鮰消化酶特性的生物学规律,为其人工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斑点叉尾鮰为材料,测定了pH值和温度对其胃、肠及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斑点叉尾鮰胃、肠、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3.0、7.5、7.0,最适温度分别为30、40、45℃;胃、肠、肝胰脏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5、7.5和6.5,最适温度均为30℃;胃、肠、肝胰脏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5、7.0和7.0,最适温度均为30℃。在各自的最适pH值及温度条件下,3个部位的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肠〉胃;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肠〉肝胰脏〉胃。[结论]研究结果反映出斑点叉尾鮰机体内的生理状况,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为提高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的亲和性,以6个切花菊品种为试材,共采用5种不同的授粉方法,以其中的柱头“Y”型期授粉的方法为对照,比较不同的授粉方法对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于提高切花菊品种杂交亲和性效果最好;其次是柱头呈“I”型晚期时授粉的方法;柱头“Y”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提高切花菊杂交亲和性的效果不明显;损伤柱头法因杂交组合不同而产生的效果不同。在柱头“Y”型期自交后发现,C030的亲和指数为0.018,其余5个品种自交亲和指数均为0。通过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喷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克服了C005的自交不结实的现象。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杂交后,大量的花粉粒附着在柱头表面,花粉管正常生长,自交则表现为花粉粒附着少,少数花粉管可以萌发,但不能进入柱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