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鸡痘母源抗体对重组鸡痘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检测抗鸡痘病毒母源抗体对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疫苗的影响,孵化一批来自禽痘病毒高免母鸡的雏鸡,采用ELISA方法检测鸡痘疫苗免疫鸡后代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雏鸡自孵出2d开始,血清鸡痘病毒抗体水平就开始缓慢下降,到15日龄时下降至临界值,已有部分鸡开始出现抗体阴性反应;到21日龄时,全部被检血清抗体水平均转为阴性。分别于不同日龄对试验雏鸡免疫接种重组鸡痘疫苗,结果只有当鸡体内的鸡痘病毒母源抗体全部为阴性(21日龄)后免疫时才能产生可靠的保护作用,保护率达到80%以上。这说明鸡痘病毒母源抗体对重组鸡痘疫苗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重组疫苗合理的首免时间应选择在3周龄以后。  相似文献   
22.
为了阐明圆纹广翅蜡蝉(Pochazia guttifera Walker)产卵对茶树的为害规律及温度对其越冬卵发育的影响,通过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圆纹广翅蜡蝉产卵对茶树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16、19、22、25、28℃恒温对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圆纹广翅蜡蝉成虫喜欢在直径为(0.23±0.04)cm的茶树幼嫩枝条上产卵,产卵刻痕在枝条上的为害长度为(1.36±0.59)cm。在茶园周围有较多寄主林木且管理较为粗放的马鞍山茶叶试验场阶梯茶园内,茶树枝条的受害率为13.35%,显著高于其他茶园。此外,越冬卵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28℃处理的越冬卵发育历期为(28.75±7.03)d,若虫初孵时间较早,孵化率较高。温度与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速率关系满足方程y=0.001 9x–0.022,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58℃,有效积温为526.32 d·℃。本研究对信阳茶区圆纹广翅蜡蝉越冬种群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24.
将200003批疫苗免疫4周龄SPF鸡,免疫后的7、14、21、30、60、90、120、150、180和225 d分别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FPV抗体,结果表明重组疫苗免疫后14 d,免疫鸡血清抗体已经全部阳转,免疫后的21 d血清抗FPV的抗体出现峰值,此后便开始下降,到免疫后的6个月抗体水平已经接近阴性对照的水平.用ILTV WG株和FPV 102株强毒进行的攻毒保护试验与血清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免疫后的5个月内可以使免疫鸡获得100%(10/10)保护,免疫后的6个月对ILT和FP的免疫保护分别为1/7和2/10,此时需要对鸡群实施二次免疫.其他5批疫苗(200001、200002、200101、200102和200103)免疫SPF鸡后5个月用ILTV WG株和FPV 102株攻击也获得了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25.
文章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相似文献   
26.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中国王岗株tk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中国王岗株gX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pUC19质粒为载体克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中国王岗株的DNA,构建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的KpnⅠDNA文库。参考ILTV-SA2株gX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分别为12bp和13bp的1对引物。以ILTV中国王岗株DNA为模板,用PCR方法特异性地扩增出0.84kb的ILTV-gX基因片段。以地高辛标记该0.84kb的片段为探针,经Southern杂交从ILTV中国王岗株KpnⅠDNA文库中筛选出3个含5.2kb外源ILTVDNA片段的gX基因阳性重组子。经酶切分析、Southern杂交、PCR检测和该片段部分酶谱分析表明,ILTV中国王岗株DNA5.2kb的KpnⅠ片段无论是片段大小还是酶切图谱均与ILTV-SA2株完全相同,而且Southern杂交和PCR检测均为gX阳性,证明其中含有完整的gX基因  相似文献   
28.
将克隆到pUC119中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糖蛋白gB基因,通过EcoRI位点克隆至杆状态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成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rpVLgB,将rpVLgB转移载体质粒与杆状态病毒DNA(Bac-N-Blue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经3轮蚀斑纯化,获得重组病毒并命名为rpVL-ILTVgB。PCR方法鉴定证明gB基因正确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Dot-ELISA结果均表明gB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保获得表达,表达的gB蛋白将作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亚单位疫苗和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29.
为了检测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B基因重组鸡痘病毒(rFPV-ILTVgB)的稳定性,我们对重组病毒进行6代和16代克隆纯化,对纯化后的病毒通过转瓶连续培养传20代,结果发现第6代纯化病毒(rFPV-ILTVgB-C6)在传代过程中有白斑出现,说明病毒纯度不够;经过16代纯化的病毒(rFPV-ILTVgB-C16)对细胞的嗜性加强,病毒的效价进一步升高,20代传代后蓝斑率仍然为100%,PCR的检测进一步证明插入的外源基因能在病毒的长期传代过程中稳定地遗传。抽取病毒细胞传代过程中的第5,10,15,20代次的病毒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2周龄SPF鸡,20天后分为两组,分别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和鸡痘病毒102株攻击,结果不同代次的重组病毒均可以使免疫鸡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痘病毒强毒的攻击,鸡体内病毒传代试验表明,重组病毒在接种部位仅存在6天,之后就检测不到病毒,重组病毒通过SPF鸡连续传代,不存在病毒返祖的可能,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rFPV-ILTVgB在结构上和免疫原性上是稳定的,无论是在体外传代,还是在体内均可以稳定遗传,不存在因为接种重组疫苗而给免疫鸡群带来安全威胁的可能,完全可以作为疫苗毒株进行商品化开发。  相似文献   
30.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带有K_(99)和F_(41)两种纤毛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与K_(88)抗原工程菌C_(84)的质粒转化同一受体菌,得到双质粒。同时表达K_(88)、K_(99)、F_(41)三种纤毛抗原的菌株。用小白鼠试验初步证实。该菌株生物学性质稳定,对动物安全,对K_(88)、K_(99)和F_(4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