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16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兽医临床常用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是抗动物体内、体外寄生虫或兼具双重作用的抗寄生虫药,主要包括两类,即阿维菌素类和米尔贝霉素类,阿维菌素类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爱普诺霉素、塞拉菌素,米尔贝霉素类主要有米尔贝霉素、莫昔克丁、米尔贝肟。其中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爱普诺霉素、塞拉菌素和莫昔克丁是临  相似文献   
3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新兽药"氢溴酸槟榔碱"原料药及制剂含量,并考察其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料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片剂的稳定性试验包括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结果: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原料药含量为95.6%,片剂含量为15.70 mg片/,为其标示量的98.125%。稳定性试验结果发现其原料及片剂对高温、强光照稳定,但具有引湿性;在密封包装条件下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5)%考察36个月,其外观、含量皆无明显变化,亦无降解产物产生。  相似文献   
33.
为筛选抗猪附红细胞体的有效药物,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对常用的治疗药物以及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新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研制的青蒿琥酯纳米乳进行体外筛选。通过镜检计数红细胞胞染虫率判断其作用效果,并进一步筛选部分有效药物作用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体外盐酸吖啶黄效果最好,当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能起到较好的抗猪附红细胞体的作用,且在有效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红细胞的影响较轻微;其次为青蒿琥酯纳米乳,但培养过程中红细胞有崩解现象;强力霉素,贝尼尔对猪附红细胞体有一定作用;其他药物无作用。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对伊维菌素微乳制剂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和无菌检查试验,确认本试验所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制剂的无菌检查。按《中国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118)所载"无菌检查法"项下进行试验,通过对阳性对照菌、不同量冲洗液等条件的选择,采用薄膜过滤法对10瓶供试品(每种试验菌的样品量)进行检测,建立了无菌检查方法。经方法验证,用400mL 0.1%蛋白胨水溶液冲洗后,含供试品容器中的7个阳性菌试验组与阳性菌对照组相比均生长良好,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用该方法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对3批供试品进行无菌检查,阳性对照菌均在24h内生长良好,阴性对照均澄清,无菌生长,3批供试品均澄清,无菌生长,无菌检查试验结果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35.
为了评价木豆叶提取物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初步确定给药剂量的范围,正式试验取60只小白鼠灌胃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7d,记录小白鼠的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高剂量给药组小白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解剖后检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的病变,测得木豆叶提取物的LD50及LD5o的95%可信限分别为62.647 g/kg、53.488 ~ 73.528 g/kg,表明木豆叶提取物可以被认为是无毒物质.  相似文献   
36.
鸡白痢,仔猪黄、白痢和腹泻,奶牛乳房炎,牛子宫内膜炎等6种疾病长期以来严重地困扰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因患病畜禽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每年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临床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使兽医工作者大伤脑筋.  相似文献   
37.
中国药典中5种标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中国兽药典》(2015版)中5种标准菌的生长曲线,并对其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参照《微生物学实验》(第4版)中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方法,以《中国兽药典》(2015版)规定的5种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在1.5~4.5 h处于稳定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0~5.5 h处于稳定期,铜绿假单胞菌在2.0~7.0 h处于稳定期,白色念珠菌在3.0~12.0 h处于稳定期,黑曲霉菌在96.0~110.0 h处于稳定期。多种标准菌株稳定期的测定完成,对相关微生物实验的进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在世界范围内,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新型抗耐药菌药物的研究已成为抗菌药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化学全合成药物,具有抑制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菌的功效。且作用机制独特,不易与其他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从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第一个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成功上市后,又有新的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论文介绍了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构效关系及最新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的研究,为研发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国产替米考星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简化寇氏法对国产替米考星在小白鼠上进行了口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LD50为2071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932—2219mg/kg。对小白鼠剖检结果表明,该药对内脏器官无病理损害作用,动物口服替米考星毒性很低,临床使用较完全。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的有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自身对照法计算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有关物质的量。选用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以0.1%磷酸-10 mmol/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为A相,以甲醇为B相,31:69(V/V);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 μL;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结果显示,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的主成分峰与杂质峰均能基线分离。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在5~100 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定量限分别为5 μg/mL及750、500、225 ng/mL,检测限分别为1 μg/mL及500、250、100 ng/mL,杂质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5%、100.35%,总平均回收率RSD均为0.71%(n=9)。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HPLC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