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0篇
  1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低温对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低温下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摄食、呼吸代谢、排泄及能量分配情况 ,为栉孔扇贝的反季节养殖提供生物学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 ,测定 3、5和 8℃时栉孔扇贝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在 3~ 8℃时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及生长率 (净生长率、毛生长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时 ,栉孔扇贝虽然能摄食 ,但是生长率却很低 ;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 ,生长、排泄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呼吸、排粪的分配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生长能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为 17.61%~ 5 3 .2 7% ,代谢能为 2 1.4 8%~3 5 .91% ,排粪能为 2 2 .5 2 %~ 4 5 .99% ,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 ,低于 3 %。  相似文献   
52.
准确及时地了解、掌握疫情是控制扑灭动物疫 病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高效率、高经济性和应用范围广泛的砂带磨削正越来越受到木材加工行业的重视,很多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正在使用或准备使用砂带磨削这一先进的加工技术。 由于砂带磨削的应用和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有关砂带使用方面的知识在国内的文献上介绍的不多,作为砂带的生产厂家,我们在接待和走访用户时,经常感受到一些用户对砂带的贮存和使用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十分了解。为了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使砂带在使用时处于最佳状态,发挥砂带磨削的优越性,现将砂带的贮存和使用…  相似文献   
54.
哈市郊区一肉鸡场饲养的1月龄肉鸡3000只,2003年8月突然发病,病鸡鸡冠苍白,食欲减少,排黄色稀便,突然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及微生物学检查,诊断为包涵体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针对间谐波已成为污染农村电网公害的现状,在分析了农村电网间谐波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高阶累积量能抑制高斯噪声的优点,推导间谐波信号的修正Yule-Walker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和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的农村电网间谐波参数化检测算法,并对四阶累积量的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完成了农村电网间谐波频率和幅值检测的研究.仿真分析表明,在有较低信噪比的高斯噪声污染情况下,该算法能保证高频率分辨率与微弱间谐波信号的较迅速的检测能力,从而为农村电网间谐波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和海燕这两种海星对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和贻贝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及温度的影响,测定了捕食Q10温度系数。结果显示:多棘海盘车和海燕对三种贝类均可捕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捕食选择性,选择顺序依次为菲律宾蛤仔、贻贝和栉孔扇贝。海星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贝类,分别为0.50和0.37个/d;对扇贝的摄食率最低,分别为0.05和0.07个/d。海星摄食率随水温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总平均摄食干重分别为0.69 和0.79 g/d。水温从4.3 ℃升高到7.8 ℃多棘海盘车和海燕捕食Q10系数分别为6.38和2.33,而水温从7.8 ℃升高至13.3 ℃时,Q10系数没有显著升高,分别为1.13和1.22。说明水温从4.3 ℃升高时,海星捕食强度显著升高,是防御海星的重点时期。根据海星对贝类捕食的选择性,可在养殖笼内放入贻贝等低值贝类来保护扇贝,缓冲海星对扇贝的捕食,并在缓冲期间对养殖笼内的海星进行清除。  相似文献   
57.
湿地松人工林群落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江西省吉安县不同类型湿地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白檀、黄栀子、山莓、菝葜、黄荆、小果蔷薇等物种在各类型林地中重要值相对较高。(2)丰富度指数在3~28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629 0~0.954 7之间,S impson指数在0.605 6~0.933 8之间,Shannon-W iener指数在1.459 2~3.980 9之间。(3)类型ⅢShannon-W 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远低于类型Ⅱ和类型Ⅰ,S impson指数大小依次为:类型Ⅰ>类型Ⅲ>类型Ⅱ,而均匀度指数却是类型Ⅲ>类型Ⅰ>类型Ⅱ。(4)对于类型Ⅲ我们要采取人工补种的措施加速林下植被的恢复,合理引入白檀、菝葜、山莓、黄栀子等适应性较强的物种。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作物生长模型——Logistic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本文以冬小麦、夏玉米、水稻和新疆棉花作为典型作物,以作物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作为生长指标,研究各生长指标的全相对化Logistic模型参数的空间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该模型参数与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活动积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典型作物全相对化Logistic模型参数变异系数均大于0.20,属于强变异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主要表现为: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模型参数表现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于新疆地区;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模型参数表现为自沿海向内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模型参数表现为自西南向东北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新疆棉花的株高模型参数表现为西北小、东南大,且新疆中部地区存在极大值。全相对化Logistic模型参数与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和多年平均活动积温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均介于0.3和0.6之间,即各地区模型参数的大小与该地区降雨量和温度相关。  相似文献   
59.
张继红  吴桃  高亚平  唐望 《水产学报》2013,37(5):727-734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栉孔扇贝、长牡蛎、紫贻贝及菲律宾蛤仔对不同浓度、质量的牙鲆粪便、残饵、沉降物的摄食行为,从摄食生理角度,分析了基于滤食性贝类的鱼+贝IMTA养殖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贝类对鱼粪、残饵及网箱周围沉降物都可摄食,但是,不同贝类对食物可获得性的反应不同。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2种贝类;5种贝类的吸收率、吸收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饵料对贝类的摄食行为影响显著。吸收效率(AE)都随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有机物的吸收率(AR)与有机物浓度(POM)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颗粒物TPM浓度达到26.24,21.64,27.00 mg/L时,长牡蛎、栉孔扇贝、虾夷扇贝会产生假粪来调节摄入的能量。在牙鲆+滤食性贝类的IMTA养殖模式中,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是比较好的候选种。  相似文献   
60.
桑沟湾春季营养盐分布特征及赤潮暴发诱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06年4月和2011年4月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桑沟湾水域春季水温、盐度及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3-)、活性硅酸盐(Si32 -Si)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目前大面积赤潮暴发的可能原因。结果显示,2011年的氮、磷、硅浓度都高于2006年同期调查结果,分别是2006年的5.6倍,1.3倍和3.2倍。氮磷比高达(66.33?47.16),硅磷比为(35.12?21.44),硅氮比为(0.82?0.77),严重偏离Redfield比值。块状分布明显,氮、磷、硅的空间分布情况相似,都是在湾口的东南部(褚岛外海)有高值区,向湾内递减;在湾底的西北部赤潮的始发区,有次高值区,与盐度的低值区几乎重叠。从营养盐、水文、大型藻类营养盐竞争与克生作用及水温4个方面,分析了赤潮暴发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