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2篇
  16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张航  唐伟 《南方农机》2019,(9):275-275,279
为了研究电磁作用下无粘接预应力结构中钢绞线预应力与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4.5m长混凝土梁施加荷载使钢绞线的应力产生非均匀变化,并采用LC谐振电路检测钢绞线电磁频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钢绞线的谐振频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豫中地区麦套朝天椒育苗移栽用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结合种植模式和机械化使用率,在保证优质壮苗的前提下,实施机械化、专业化高效栽培技术.经课题组连续多年的栽培试验实践以及同行专家的建议,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集约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主要包括集约育苗、小麦播种、机械化移栽、田间管理、科学浇水、科学施肥、病害防治和采收干制等栽培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高光谱图像技术在小麦种子分类识别中应用的可行性,采集了河南地区主要种植的7个小麦品种的种子高光谱图像及900~1 700nm范围的光谱信息,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法(PCA)-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运用PCA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结合SVM模型比较了不同实验条件下小麦种子分类准确率以及在最佳条件下3个、4个和6个品种种子的分类准确率。结果显示,3个品种间种子分类准确率除个别外平均达到95%以上,4个品种间种子分类准确率在80%左右,6个品种间种子分类准确率在66%左右。这说明充分利用光谱信息可以对3个或4个小麦品种进行多籽粒分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蚯蚓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影响,为蚯蚓用于UC潜在治疗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C57BL/6小鼠自由饮用3.5%DSS溶液7 d并灌胃不同浓度的蚯蚓提取物,每日监测小鼠精神状态、体质量和大便性状;于第10天解剖,取脾脏和结肠,制作结肠组织石蜡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以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的m RNA表达量;以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闭锁小带蛋白1 (ZO-1)、黏蛋白2 (Muc2)和咬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蚯蚓提取物组能减轻小鼠体质量下降程度,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下调IL-6、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上调IL-10的mRNA表达以及ZO-1、occludin和Muc2的蛋白表达量。【结论】蚯蚓提取物对DSS诱导的小鼠UC具有缓解作用,小鼠结肠组织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高性能的现场分析方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土壤中痕量OTC的现场检测难题,设计功能集成的便携式提取-检测装置,用于土壤中OTC的现场提取与精准分析。首先,基于集成电路技术与3D建模,研制具有称量、搅拌与离心功能的便携式装置,并通过与实验室用提取装置的性能对比,验证装置的提取精度;分别以LED和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为光电化学检测的光源驱动和信号采集装置,研制便携式检测装置;进行土壤中OTC的现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便携式装置对土壤OTC的提取精度较高,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8~1×10-6mol/L,检出限为5.33×10-9mol/L;在现场分析试验中,对土壤中OTC检测的加标回收率为92%~97%,相对标准偏差为1.8%~5.2%,且准确度得到了国标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体手臂负载弯举过程中易产生肩袖损伤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动肌肉上肢外骨骼机器人.其本体结构由一个肘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和气动式外展肩枕构成,并通过双层护肩结构固定于穿戴者上肢.该设计结合了刚性外骨骼机器人结构的力传递优势和柔性仿生式织物结构的柔顺性优势,在负载弯举过程中对穿戴者的肘关节和肩关节提供必要的助力,同时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为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徐州菊芋、潍坊菊芋为对象进行土培,研究镉(Cd~(2+))不同浓度(0.0mmol/L、0.10mmol/L、0.60mmol/L、1.20mmol/L)胁迫7d、14d、21d后菊芋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磷酸酶和土壤pH的变化,分析菊芋对镉的富集能力及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加入低浓度重金属镉后,前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呈现出一定激活效应,但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延长呈抑制作用;土壤磷酸酶活性在前、中期均增大,随胁迫时间延长其活性被抑制;徐州菊芋、潍坊菊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一致,其中徐州菊芋的适应能力更强;菊芋体内的镉含量随胁迫程度加深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分布特征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且转运系数均小于1,地上部分镉分布徐州菊芋为茎叶,潍坊菊芋在中低浓度下为叶茎;菊芋根系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徐州菊芋、潍坊菊芋均表现出较好的耐镉性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野生臭牡丹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以野生臭牡丹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模拟研究不同镉浓度胁迫臭牡丹,对其根系质膜透性、土壤电导率及土壤不同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时间的延长,臭牡丹根系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镉浓度为0.90 mmol/L时,胁迫24d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胁迫12d的高40.35%;在胁迫36d时,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并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镉浓度胁迫24d时,以镉浓度为0.10mmol/L时最高,比未施镉(CK)升高62.31%。土壤脲酶活性在不同镉浓度胁迫24d时,以镉浓度为0.10mmol/L时最高,比CK升高67.31%,在胁迫36d时比CK降低23.35%。随着镉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臭牡丹根系的质膜透性升高,在胁迫36d时,镉浓度为0.90mmol/L的臭牡丹根系质膜透性比CK升高114.71%。土壤电导率在镉胁迫12d时的变化较小,但随着镉胁迫时间延长,其增幅较大;在镉胁迫36d时,喷施镉浓度为0.30 mmol/L、0.60 mmol/L和0.90mmol/L臭牡丹根系质膜的透性增幅明显,比CK分别升高246.27%、256.26%和285.28%。  相似文献   
19.
为菊芋综合价值的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参考,以徐州菊芋和潍坊菊芋为材料,通过土培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Cd2+胁迫,探究胁迫7d、14d和21d后菊芋幼苗抗氧化酶、叶绿素含量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胁迫初期,SOD、CAT和POD活性较对照均高,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2个菊芋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潍坊菊芋上升趋势较徐州菊芋缓慢;2)低镉浓度(T1)胁迫对菊芋叶绿素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而高镉浓度(T3)对叶绿素的积累有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徐州菊芋的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潍坊菊芋的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3)在试验初期,根际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较对照均高,其中,徐州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较对照提升40.36%,潍坊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较对照提升42.29%。随时间的推移,镉胁迫对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菊芋可用于土壤镉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对甜菜田叶螨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及配比。【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试验设7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田间喷雾的药效方法,于药后1、3和7 d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叶螨数量,评价供试药剂处理对叶螨的防除效果及对甜菜的安全性。【结果】药后7 d,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处理、10%阿维菌素可分散粒剂1 500倍液处理、73%炔螨特乳油2 000倍液处理、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对甜菜叶螨的防效分别达93.35%、93.51%、93.38%、91.80%和89.87%。【结论】筛选出5种对甜菜叶螨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螨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89.87%以上,对甜菜安全,可在甜菜叶螨防治中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