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盐城市1998年中秋蚕大面积发病原因的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市1998年中秋蚕发种65661张,在8月12日全部出库结束.9月中旬各地陆续反映中秋蚕发病的情况,据统计全市中秋蚕有24830张不同程度地发病,发病率占全市整个发种量的38%.其症状主要为:各龄蚕眠起时向蚕座四周爬动,盛食期行动呆滞、缓慢,体色灰白,蚕体逐步软化,体壁缺乏弹性,头胸部突出,少量吐水直至死亡.轻微发病的,蚕儿虽能食桑,但食欲递减,体色转变慢,  相似文献   
22.
<正>近两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大面积滑坡和蚕茧产量的急剧减少,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呼声日益高涨.合理布局、加强基地建设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这一指导思想并不能够为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蚕桑生产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但制约发展的根源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3.
张节伯 《中国蚕业》2005,26(1):50-51
2004年春蚕期盐城市局部地区发生了大量的不结茧蚕,发生情况之严重,全省历史罕见.全市除大丰外,各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涉及到本市4个蚕种场,3万多张蚕种,严重的张产茧仅10~20kg,损失蚕茧500t以上,蚕农减收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4.
柴秀萍  张节伯  张凤春 《中国蚕业》2010,31(4):76-78,81
回顾了盐城市近十多年来蚕种生产中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工作,分析了家蚕微粒子病病毒率变化的态势及成因;针对目前蚕桑生产环境,提出了强化"防微"意识、完善生产运行机制、净化桑园环境、提高生产质量水平等"防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5.
盐城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桑树品种比较单一,原当家品种“湖桑32号”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与“育71-1”相比,枝条弯曲、产叶量低、抗虫性差等,不适应当前新的生产模式的需要。“湖桑32号”的亩平发种量一直维持在3张左右,而“育71-1”桑园亩平发种量达4张以上,但“育71-1”桑品种也有二个显著弱点:一是春季易受晚霜危害;二是桑树易发生桑疫病。所以,选择推广抗逆性强、适宜条桑育的优良桑品种,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减轻劳动强度是当前蚕桑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6.
<正>近几年来中秋蚕种孵化不齐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后批浸酸的蚕种,问题较突出。为此,我们对其发生原因与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影响中秋冷浸种孵化的因素 1.原蚕点基础设施较差。影响卵质与蚕卵发育整齐度 我省蚕桑生产发展迅猛,而制种及冷藏设施增加有限,投入严重不足,靠大量发展原蚕区制种,增加冷库日处理量来被动应付农村发展的需要。原蚕点养蚕制种所占比例逐年增加,1993年全省已占总制种量的82%以上,我市也占80%左右。由于原蚕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人员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原蚕区的蚕种质量难以保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7.
果桑栽培技术与养蚕桑园栽培技术有很大的差别。结合盐城实际从果桑的选地与栽植、品种选择与树型养成、管护技术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江苏沿海地区果桑的栽培技术以及果桑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8.
依托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通过行业、企业、专业与学业的联盟沟通、共建共享,探究建设具有知识专业化、课程数字化、技术服务系统化和交互沟通网络化的蚕桑生产与经营专业群落网站(www.csscyjy.com).在网站建设技术标准、网站构架及内容、网站资源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创新,实现了专业群落联盟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蚕桑专业建设和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盐城市蚕种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市现有8个蚕种场,技术人员188人,职工总人数1071人,桑园总面积3097亩,蚕室总面积92292平方米,年生产蚕种110万张,全部场内生产。建有蚕种冷库1座,单季冷藏加工蚕种能力70万张。生产的一代杂交种品种主要是菁松·皓月、苏镇·春光、苏菊·明虎、春蕾·锡芳、75新·7532。  相似文献   
30.
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是建立在一系列标准、检验等技术基础上的,而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首要一环,是实施科学化、目标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江苏省自1993年实施以良卵率、杂交率、孵化率、病蛾率检验衡量一代杂交种品质的蚕种质量检验体系以来,全省各地围绕蚕种质量的提高,以“四率”的不断优化为目标,积极探索蚕种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技术参数、技术指标及考核方法,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蚕种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监控体系,蚕种质量水平明显提高。1蚕种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发展1.1微粒子预防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